人類單地起源說
現代人類晚近非洲起源說(recent African origin of modern humans)是古人類學描述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的起源與早期遷徙時,最廣為接受的模型。[1]這套理論在普及書籍中稱為「(晚近)源出非洲」模型((Recent) Out-of-Africa),在學術上稱為「晚近單一起源假說」(recent single-origin hypothesis (RSOH))、「替代假說」(Replacement Hypothesis)與「晚近非洲起源」模型(Recent African Origin (RAO))。人類具有單一源頭(單一起源說)的這項假設,是由查爾斯·達爾文在他的《人類的由來 》(1871)這本書所提出的。這個概念直到1980年代之前還屬推測性質的,此後則由粒線體DNA的研究,再加上體質人類學的古代標本證據,而獲得確切證實。
學者詮釋了基因與化石證據,以呈現「早期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只有在距今20萬年到15萬年前的非洲,演化成為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類,[3]有一支智人在大約距今12萬5千年到六萬年間離開非洲,經過一段時間,替代了先前存在非洲以外地區的早期人類群體,例如尼安德塔人與直立人。[4]最早成功「源出非洲」的遷徙(最早具有存活子嗣的遷移者),依據遺傳學的建議,普遍定年在距今六萬年前,即使說從非洲遷徙出來的嘗試,依據阿拉伯考古學在這個區域的工具發現,早在距今12萬5千年前就已開始。
現代人類僅從東非這個地點起源(單一起源),已是科學社群所抱持的主流觀點。但是究竟他們向外遷徙是一次或多次,則有許多不同的理論。有一套多次遷徙模型,包含著南向擴散理論(Southern Dispersal theory),近年來,這個模型受到來自遺傳學、語言學及考古學的證據所支持。在研究者當中,有越來越多人也懷疑「被忽略很久的北非」是首次艱難踏出非洲的現代人類的故鄉。
主要的競爭假說是現代人類多地起源說, 想像有一波智人從非洲遷徙出去的浪潮,而且與全球許多區域的當地直立人群體發生混血。大多數主張多區域起源的學者依然將非洲視為人類遺傳多樣性的主要源頭,但是賦予混血過程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