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LYUSHIN
想要反問一件事,如果不加印鈔票…那麼人民幣只會通貨緊縮…中國人民幣從來都沒有擔保…反過來說…美國自從脫離金本位之後…美金也沒有擔保…
基本上…中國現在的經濟是出口導向…如果不是因為出口導向…那美金的跟歐元的擴大跟本對中國不會有影響…
中國的通貨澎脹如果是為了要將外國的資本轉換成人民幣後進入中國流通,並且增加本國人民的工資成長,那這樣的通貨澎脹是合理又正常的。
如果中國加印的貨幣是為了平衡人圴財富的流通穩定物價,那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如今美國要用QE3變相剝削世界財富,對中國也不一定就是不好。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如果人民幣因此升值,而去世界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美國進口農產品,對中國也有好處…
中國已經決心要推動內需經濟,也要終止出口導向產業。中國的成本勞動成本優勢在下一個十年也會消失。
目前中國大量發行貨幣造成的通貨澎脹,對中...
|
這段話在經濟學上是不合理的.
中國加印人民幣是為了在中國產生大量貿易順差後, 為了維持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以保持出口競爭力, 必須印等量的人民幣去換回出口商手中的美金, 所以通貨發行量大增,無可避免連帶造成過多貨幣追逐數量固定的物資=> 通貨膨脹. 這跟你所謂 " 增加本國人民的工資成長", "平衡人圴財富的流通" 是沒有任何經濟學上的邏輯因果關係的. 至於你提的 "穩定物價 ", 加印鈔票的做法更是完全和這個目標背道而馳.
QE 造成人民幣升值壓力是正確的, 假如中國放任人民幣升值,不管出口,那對中國人民實質購買力的提升和平穩物價是有幫助的. 但是這樣同時會害慘中國出口業者 (現在已經很慘了), 所以這是一個典型 " pick your poison " 的選擇.
中國想擴大內需消費市場,逐漸降低對出口的依賴. 這個理想是對的. 但是中國政府最近這幾年的實際做法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中國最近幾年政府財稅收入成長速度遠超過 GDP 成長速度, 表示經濟成長的果實不但完全被政府拿走, 而且政府連民間的儲蓄都逐漸槓走. 再加上中國近幾年高通貨膨脹及高房價 ( 加印鈔票的後遺症 ),所以民眾的消費力( 國內消費占GDP 比重) 實際上反而是下降的. 心口不一,此之謂也.
建議找幾本經濟方面的書,思考一下你目前經濟思考邏輯有哪些矛盾,漏洞. 利己也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