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應該是不可能. 原因是亞洲有哪些國家有動機,會想採用人民幣做為結算貨幣 ? 除了北韓外,看不出有任何其他國家願意這樣做.
1. 日本 : 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自二戰後,外交持續親美, 是美國在亞洲防堵中國的重要策
略夥伴,目前與中國有領土糾紛.
2. 南韓 : 主要出口市場同樣為美國. 美國目前在其境內有大量駐軍, 雙方軍事合作關係密
切. 與中國經濟互補關係不大,中國於未來可能成為南韓潛在商業競爭對手.
3. 印度 : 與中國向來有瑜亮情結,雙方外交較勁由來已久. 該國科技與軟體人才大量被美
國企業雇用,與美國在經濟上有互補關係,沒有動機採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4. 新加坡 : 不清楚, 不敢評論. 請網友提供高見.
5. 台灣 : 與中國之經濟合作仍主要以中國做為生產基地,來料加工後出口至美國,歐洲市場
為主. 進口原物料均需以美金支付. 短期內中國內需市場成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可能性不
大.
有不同看法及其他遺漏部分請自由闡述高見.
我覺得探討這個問題,也可以這樣看 : 即使是中國自己,單獨依靠人民幣,不靠美金,經濟上有辦法存活嗎 ? 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為現在出口原物料的國家絕大部分應該只願意接受美金,而不願意接受人民幣. 而這個現實目前看不出有大幅改變的可能.
其次,要成為結算貨幣,就代表貨幣必須在國際間自由流通. 換言之,也必須有接受國際投機資金,禿鷹的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突擊的準備. 這些,中國準備好了嗎 ? 還有匯率必須真正自由浮動,不再能人為操縱,低估人民幣匯率以增加出口. 換言之, 中國本身的內需市場必須強大到不再必須依靠出口不可(像美國,歐洲一樣). 而中國目前的 GDP 規模與日本不過在伯仲之間. 中國 GDP 中 國內消費占的比例又偏低. 綜合來說,這些都可以呈現出中國目前內需市場的相對規模其實應該比日本還小(未來成長潛力不在此探討). 這些,應該都可以導出一個清楚的結論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其實也等於是在做一次中美真實國力的詳細比較,雙方差距,顯而易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