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引用:
作者菊草葉
......
......
回到這個案例,新的規定讓廠商有脫逃空間。消費者要是不爽,也可以上法院要求個公道。不過廠商連最基本的網購防呆措施都沒
做好,也是該罵。審核網頁的主管就算眼睛脫窗,真的出錯,至少也有幾點小技巧可以自保:
1. 設定購買量:設定每人單次下單量與總下單量。以機車來說,每人限購一台算是合理吧!
2. 警報系統:高單價商品短時間內湧入大量訂單,必定有鬼。網購系統應該要有所警示讓業者儘快處理。
3. 損害控管:另外找保險管道(如果有保險業者願意受理的話),降低網購出包的風險。因為有理賠,業者就可保護品牌形象爽快出貨。消費者也能爽到一次。
|
還有
4. 雙重輸入機制, 只要不一樣, 就代表有鬼
5. 系統端限制折價幅度, 超過限制就需要簽核, 不需要簽核的就保證不會賠錢.
防範方法多得是, 幫廠商說嘴的實在傻到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