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ndrew95
Regular Member
 
Andrew9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Taipai
文章: 52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引用:
作者Happy_Mouse
釣魚台是日本的 王效蘭:你們台灣人真可惡

新頭殼newtalk2012.09.16 林朝億/台北報導

對於前總統李登輝提到「釣魚台是日本的」,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日前出席一場活動時痛斥,「你們台灣人真可惡」,「我所有好朋友都是台灣人,我都跟他們講:你們台灣人真可惡」,「我不想再待台灣了,台灣人讓我想到就很氣」。

第8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日前在台北世貿中心展開,王效蘭14日出席活動時,根據網友許育僑在臉書po文並提供的照片說,王效蘭討厭李登輝、陳水扁說,「遇到李登輝對我點頭問好,我都不理他。陳水扁從對面走過來,我就轉頭走人。我不喜歡的人,管你做總統也一樣,不想看到!」

許育僑還將王效蘭另外2段談話影片po上影音網站youtube。其中一段她說,「李登輝說,『釣魚台是日本人的』,你們台灣人真可惡」。

王效蘭接著說:「很多台灣人就算是台灣人,我還是罵他們可惡透頂,你們台灣人...


原文出處:http://localizednews.blogspot.tw/20...og-post_25.html

與金融時報午餐:王效蘭
2012年2月17日
By David Pilling
在這罕有的專訪中,中文報業巨擘向David Pilling說明她如何復興法國時尚品牌
王女士(Madame Wang)帶著某種幹勁來到,首先映入眼簾便是她那濃妝豔抹的眼皮上超大號眉毛,像是槌球的弓形小門般聳立著。再來就是她那時尚的髮型,鋸齒狀邊緣的短髮,染成深赤褐色,邊緣帶著少部份的煙灰色。以及她那開高叉豹紋中國式衣領旗袍,之所以會知道那是旗袍是因為後來她以粗糙的嗓音強調,「我總是穿著我的中國服飾,我不是日本人。這是件中國旗袍,不是和服。」在旗袍上還有件黑色的垂領式背心。為整套服飾收尾的是矮胖領主、市長風格類的項鍊。

通常記者描述女人的穿著時,總會收到對方表示絕不會這樣討論男人穿著的抱怨信。這或許不假,但這位70歲的王女士正是法國存活最久的時尚品牌老闆,她在2001年收購並協助復興。所以描述一下她的穿著似乎是應該的,甚至是基本的。順便紀錄一下,我穿的是經歷二趟不舒服飛行旅程後(其中一趟還是過夜班機),略為皺折的灰色西裝,Mark and Spencer的花襯衫。

我們在台北碰面,也就是王效蘭成長的地方,7歲時她離開中國(mainland China)來到台灣。更精確的說,我們在台北世貿中心聯誼社*(譯註)佈置奢華的34樓餐廳裡碰面。我來的較早,一群穿著灰裙套裝的女人帶我到這包廂(the private room)。小巧、裝飾完美的包廂,已預先準備好鋪上白桌布的二人份圓桌。

自稱王女士的她喘口氣後,取出嘴巴裡的口香糖。她將那小綠球藏匿在她那應該是Lanvin的包包裡。王女士很少接受專訪,對於這次的專訪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她問說,「你是如何辦到的?過我巴黎的公關人員嗎?」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這對我來說也是個意外。總之,我們碰面了,在這沒有窗戶、密不透風台北高樓裡的小包廂。

王女士出生於1941年,蛇年。雖然家族是來自沿海的浙江省,但她出生於重慶,日軍攻陷南京後的戰時首都。她的父親1947年來到台灣,是國民黨領袖蔣介石部隊的上校。二年後,被毛澤東共黨部隊所擊敗,蔣介石親自帶領全面撤退到這個島嶼。

1951年,她父親創立聯合報,國民黨獨裁政府的鐵衛軍。在台北學習新聞學的王女士,在報社擔任記者。她嫁給某位空軍飛行員,並和夫婿前往瑞士定居,時間長達12到15年之久,她記不太清楚了。某天,她接到父親要求她回到台灣經營報社的電話。她說,「我無法拒絕。」

她問說,「你想吃點什麼呢?廚房還是牛肉?(What do you like to eat? You like kitchen or beef?)」我想,前面應該是指雞肉(chicken)。王女士的英文多變,並帶有些微法式口音,離完美有段距離,不過相較於我破爛的中文勝出許多。她的英文文法略有問題,省略代名詞、時態,甚至連動詞和名詞都省略了,當中的落差就由精彩的手勢補足。隨著餐點上桌,她演出的戲碼包括眼盲、短視近利、暈眩、喜樂、酒醉、死亡、受傷、發狂、驚恐,以及其他種種表情。當中大多數是透過臉部表情傳達,好幾次她為了表達「贊」的意思,豎起大拇指往我的方向戳過來。有次,她為了表示心情不佳,合攏雙手並扭轉,彷彿正在勒斃一隻雞。

她點了好幾道菜,侍者端來多汁的冷切盤,裡頭有雞肉、豬肉和鴨肉。當王女士吃著泡菜時,我問她的報社是如何在網路競爭下存活下來。她說,「從網路獲得資訊並不是件開心的事,一本好書可以觸動心靈,但我還沒有被任何網路觸動心靈的經驗。」但是,網路是否影響她報紙的銷售?在線上媒體競爭之下,如何定價?她堅持說,「全球報紙的水準都在下降,人們已經失去對報紙的尊重。」

這時上了二盤烤牛肉。她宣佈,「中式的。」我放棄對於網路的探尋─她並不清楚她的報紙線上版本是否收費─所以改談她近來所熱衷的Lanvin。她在何種機緣下收購這家當時瀕臨破產的時尚品牌,特別是為何會請到Alber Elbaz,也就是讓Lanvin起死回生的設計師?買下Lanvin是件簡單的事。「我有個住在香港的朋友,他穿Lanvin超過30年了,我想如果我是老闆的話,他一定會感到驕傲的。」

至於Elbaz,這位在摩洛哥出生的設計師在YSL(Yves Saint Laurent)被Gucci併購後,掃地出門。長期探索靈性的Elbaz曾考慮放棄設計,改當醫生。不過他並未這麼做,他意外地撥了電話給王女士,懇求她帶他到Lanvin。他說,「請讓睡美人醒來吧。」王女士回憶說,「當時我正在坎城朋友的一艘大船上。Alber來電說,我可以見妳一面媽?我說當然可以,我將會到巴黎。」她從未聽過ELbaz這號人物,不過她認為嗅到「某種高雅的豐富內涵。」她對著我說,「他給我看作品集,第1場時裝秀是『獻給YSL』。很好,我想這小子懂的敬老尊賢。我閱人無數,但沒有這般感覺過。」

不論是否嗅到那豐富的內涵,王女士的直覺讓Lanvin大鳴大放。在Elbaz的帶領下,Lanvin的名聲和業績都蒸蒸日上。他所推出的服飾都是經典剪裁,可以年復一年拿出來穿,不是過季就沒看頭了。「Alber的服飾讓女人感到美麗又舒適,他第1場秀是冬季,布料相當厚,不過穿起來卻相當輕盈,這是因為剪裁的關係。通常厚布料都硬梆梆,不過他的衣服卻相當輕盈。」

這時蒸魚端上來了,顯然時機早了點。王女士將它揮去。她說Elbaz的服飾還沒講完,順便演出低胸剪裁的袒胸露背手勢。「他們都包得緊緊的。」我曾讀過Elbaz不想別人認為他的服飾和性感有關,當然不想和那位將他掃地出門Gucci的Tom Ford有關。她說,「我想不是這樣的,性感很好,那是種恭維,不過要有格調,而非...」她話沒說完就再演齣從衣服裡露胸的手語。

魚又出現了,這次已經切成二半,頭那半給她,尾巴那半給我。她說著,「大家都愛Alber的服飾,以前我總是說Alber的服飾從18到81歲都適合。」不過她最近遇到一位85歲還穿著Lanvin的中國藝術家。「真漂亮。」王女士的孫女現在才11歲,顯然已經穿得像大人了,也是穿著Lanvin。「這衣服非常高雅、簡潔,所以我們的客戶年齡可以跨得很大。」

我問她是否喜歡時裝秀、舞會和時尚名流聚會。「Alber和我的總監會參加那些聚會,但我就免了。」她邊說邊吐出魚骨頭到手上。「我不喜歡那些人和那些聚會。我不是裝闊的人。」她有一堆名流好友,但她私底下和他們聚會。她流利的說出一串男演員、女演員和功夫明星的大名。她順便提到有關成龍暗示中國人需要被管以及台灣民主亂無章法,因而惹惱台灣人的故事。「成龍為人誠實、正直,我打電話給他說,『你講得真好,你有廣大的市場,如果這裡的人是這般愚蠢,那就不要來了。』」

我們聊到最近台灣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和緩的事,雖然她立場反共,並且好友裡包括數位當時天安門事件的異議份子,她說北京政府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我同意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很有紀律。在有法治之前,不要給太多自由。」她搖著手指說。「必須教會人民尊重法律,就算是惡法亦然。」

這時服務生端來鮮美酥脆的扇貝炒豌豆,桌上的菜已經快滿出來了。她繼續中國─台灣(China─Taiwan)這個主題,說兩岸已經分開60多年,但統一並不容易,她指的是強烈的台灣獨立意識(the strong sense of Taiwanese independence)。「我們中國人是很有耐性的,現在不行,就看下一代。我認為未來中國如果有言論自由和民主選舉的話,我們可以協商成為一個大中國。」

「我們沒有理由互相憎恨,日本人殺了很多、很多中國人和亞洲人。為何民眾不恨日本人呢?」她指的是台灣和前殖民台灣的日本之間相對友好的關係。「戰爭殺人,但日本殺人的方式不同。他們...」此時,她做出刺刀戳刺的手勢。「他們用殘忍的方式殺害婦女和孩童,有人說寬恕,但我說,『我做不到。』」

她說,直到現在她仍拒絕接見日本人,儘管事實上她正協商買回Lanvin在日本的授權,之前賣給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授權。「我才不管對方是誰,如果有人說,『王女士,這是誰誰誰』我是不會和他們握手的,我甚至從未和日本人打過招呼。」她輕蔑地轉開頭。「再見,我不在乎他們怎麼想。」

服務生將剩菜打包,王女士說,「給司機的。」隨後上了二份蛋塔和芋頭布丁。那個蛋塔派皮非常酥脆,是我嘗過最棒的。我曾在某處聽過她比喻報業巨頭和時尚品牌女老闆二個角色,就像是丈夫和情人。什麼跟什麼啊?「誰跟你講的?」她快語帶過。「既然我先生已經過世,而我也沒有情人。所以我怎會拿我先生和情人相比呢?」

重點是二者都需投入。「如果經營事業,就必須全心全意愛這份事業。之前,我經營一家報紙,我一天可能只睡2、3個小時,累死人了。」現在,她已經退居幕後,讓姪子負責每日營運。對Lanvin也是這樣,她的策略是不插手,給Elbaz揮灑的空間。

服務生端上梨子和木瓜。我緊張地提出誰該付錢。王女士的助理先前警告過我,無論如何王女士都不會讓金融時報付錢。總之,我試過了。我羞怯地說,「是我邀請妳接受採訪的,金融時報堅持必須付這頓飯錢。」這樣的回答有點輕率。她拉高聲調說,「在中國,絕對不要這樣,這是我的地盤,就算你是中國人,也不可以付錢。」

我想是沒輒了。此外,她已經決定,告訴我不要將她寫成台灣女企業家。她特別強調說,「我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而且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女企業家。」並未多加解釋為何這樣說呢。最後她輕聲細語說,「這是真的,我是個女人,除此之外,沒了。」

譯註:台北世貿中心聯誼社採會員制,非會員無法使用,穿著也必須正式。
舊 2012-09-16, 04:20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rew9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