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千島雷禪
說這種話的人真應該去澳洲看看,你這樣的條件在澳洲能不能徵到哪怕一只狗來當勞工
為什麼被認為草莓、懶散、沒有責任心的台灣年輕人,到了歐美加澳就變成勤奮、積極、有責任感的合格勞力?
有沒有能做那份工作的能力是求職者的責任
能不能讓求職者上工後成為優秀的被僱傭者那是企業的責任
你企業沒有管理能力卻怨員工的責任感低?!
工資給得少甚至不給工資卻要員工發揮他的積極性?!
拜託!!人家找工作是要養家糊口,不是來你這邊做功德!!!
現在台灣慣老闆的心態,就是施捨
我繳稅是「施捨」金錢給國家社會
我僱人來公司工作,是「施捨」工作機會給年輕人
因為是「施捨」,所以可以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明明就賺很多錢卻好像自己是非營利事業
新鮮人不是每個都能啃老,人家也有父母要養、也要生活、也要還學貸!那些一出社會無債一身輕、機...
|
站在同為勞工的角度, 弟僅能說這樣的心態已經是主觀反資方的角度, 但是勞資本該是在同一條船上, 你反他他厭你又有何用?
新鮮人沒法啃老, 有養家生活之累, 餬口本為基本, 在每個世代都是. 但是去自行揣測企業主的心態是施捨, "明明賺很多錢" 這類無從查證的推論也說得如此信誓旦旦, 也難怪在媒體網路發達的今日,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接受到類似的訊息後, 不再肯付出勞力心力去工作去學習, 這類情形在現今面試的時候越來越常見, 如果您也能夠參與面試的話應該能夠感受到這一點.
企業營運有成本考慮, 有因應經濟困境的準備, 尤其是現在舉世經濟不佳的情形下, 本來這就是企業因應困境的情形. 不要只會說什麼澳洲, 您先將眼界拉回台灣就好, 一般勞力密集性的泥水工或者貨車司機等, 肯做的話一個月薪資4.5萬是基本, 花費比起澳洲便宜n倍, 又有多少人願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