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moneyball
BENQ : 搞品牌初期企圖像Samsung 看齊,雄心壯志,在慘賠幾百億後,現在全台灣應該沒人在乎它在幹甚麼.
Acer : 創辦人是台灣搞品牌的老前輩,但是一直虧錢. 一直到找了傭兵蘭奇並賦予重任後,品牌事業才扭轉長期虧損餅轉虧為盈. 但在蘭奇離職後,至今仍然虧損. 市占率也已落後聯想,在PC 市場的競爭力普遍不被看好.
另外你指出的鴻海研發資源的投入,我可以理解. 不過我認為鴻海除了連接器本行和模具部分有累積競爭門檻外, 占它營收最大比重的代工部分其實是完全在拼價錢的,沒有甚麼競爭上的技術門檻可言. 這部分它的問題剛好就是你所批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