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moneyball
就像我前面說的,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個簡單,容易的問題. 說實話,任何人宣稱他在這問題上有具體可行的方法和步驟的,我會先傾向存疑,因為我了解這件工作有多困難.
我無意抬槓,以你上面所提到的韓國政府蓄意拉高物價,以政策製造高通膨. 應該用意就是故意逼的薪資必須大幅上升,然後因為企業用人薪資必須大幅增加, 所以企業被逼得只能放棄低附加價值,低毛利的 business model, 朝高毛利,高附加價值的生意走(如品牌).
假如我對你的建議的用意理解沒錯的話,我也必須說,這並不是像你上面聽起來那麼一定正確而無疑問的. 例如你逼企業轉型,朝高附加價值模式走,假如企業沒有能力做到呢 ? 你總不能假設所有企業都有辦法成為 Samsung , LG 或 Hyundai, 或者說,甚至沒人敢說整個台灣能夠出一家像 Samsung 那麼強的企業(先不論 Samsung 密切黑暗的政商關係和韓國政府對它的大量補貼), 在企業轉型無法成功的情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