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畢業生澳洲當台勞 教部次長陳德華:可能是想冒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人才議題近來逐漸發酵,尤其《ETtoday新聞雲》12日刊載一篇《今周刊》「清大畢
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的文章,僅一天就累積超過8千個讚,顯見此議題受到關注的程
度。但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如下圖,翻攝自教育部網站)認為,這名清大畢業生的行為僅是
個案,年輕人也許只是想要冒險,多嘗試各類型工作。
該名清大畢業生受訪時很明確的表示,自己到澳洲打工度假為的就是賺錢,他更毫不猶豫
的稱自己為「台勞」。他從清大經濟系畢業,在台灣時曾做過銀行理專,但工作2年存款
只有幾萬元,更別說還背負著學貸30萬元。
也因此,他決定拋下清大畢業生的身分到澳洲賺錢,在阿德雷德的屠宰場工作,每天從下
午2點半上班到凌晨12點,負責將冷凍羊肉去皮。他談到,這座屠宰場大約有600名員工,
光「台勞」就有150人以上;這位清大畢業生還和當地的台灣朋友約定好,要在澳洲認分
的出賣勞力,於2年後帶著200萬元回台灣。
他表示,自己查過數據,台灣人均GDP大概僅澳洲3成,而泰國的人均GDP也是台灣的3成;
所以台灣人到澳洲當台勞,就有如泰國人前往台灣當泰勞,而在澳洲人眼中的台勞,就跟
台灣人眼裡的泰勞一樣。
對此報導,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覺得只是個案,因為以清大的學歷,在台灣找工作的難度並
不高,可能是年輕人想要冒險,希望可以多嘗試不同種類的工作:他更認為外界不需要將
此過度解讀為「台勞」,因為台灣並沒這麼慘。
陳德華也說,台灣過去經濟起飛時,很大程度與人民的冒險精神有關,要是現在的年輕人
願意多多摸索和嘗試,絕對是件好事;而全球化的時代,國際流動是種趨勢,年輕人也是
因為對本身的英語能力有把握才敢到澳洲去,社會應對此做正面解讀。
教育部長蔣偉寧受訪時則表示,學生畢業之後無論做什麼選擇,他都會尊重並且祝福。而
談到台灣很多年輕人都透過打工度假賺錢,蔣偉寧覺得工作無高低之分,都是人生的體驗
,但他建議年輕人打工度假不要只抱著錢心態,得趁機拓展視野,曾加自己的閱歷。
原文網址: 清大畢業生澳洲當台勞 教部次長陳德華:可能是想冒險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91...m#ixzz26MmE3V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