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國防部在送交立院最新的「五年兵力整建計畫」中宣示,未來國軍武器採購將轉變為「國內自製為主、國外軍購為輔」。但統計國防預算編列卻顯示,未來五至十年國軍至少將再花五千億台幣對美軍購,美若同意售台潛艦和F-16C/D戰機,對美軍購預算更將破兆;反觀國造武器預算僅編列數百億元。
國防部在「五年兵力整建計畫」中強調,為提升國防自主能量,未來對外軍購將由原本的實體軍購,改為技術及關鍵零組件供售後由我國自製,同時採「共同研發、合作生產優先、現貨採購次之」政策,只在國內無法自製的情況下才對外軍購。
不過,從實際上的軍購預算編列可看出,未來五到十年的武器採購預算已被對美軍購框死,採購國造武器的空間十分有限,軍方強調國造為主的宣示恐仍淪於空談。
在明年度的國防預算書中顯示,未來五至十年,對美軍購包括愛國者三型飛彈加二型性能提升將約花費一千八百億;一四○餘架F-16A/B 戰機性能提升將耗資近一千一百億;六十架黑鷹直升機採購約八五○億;三十架AH-64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約六百億;十二架P-3C反潛機約五百億,合計對美軍購預算已超過五千億餘元。 目前軍方仍積極尋求對美採購八艘柴電潛艦,以及F-16C/D戰機。如果美方未來同意售台,其中柴電潛艦據過去軍方粗估至少需要耗資三千億台 幣;F-16C/D戰機如依原先六十六架需求,價格目前已漲破三千億,假若減少至二十四架,至少仍須一千多億預算。加上已著手採購的各項裝備,未來五至十 年對美軍購將飆高破上兆元。
反觀已編列將採購價格超過百億的重大國造武器裝備,僅包括經國號性能提升一七○億、國造雷霆兩千多管火箭一三二億、雄三反艦飛彈一一八億,合計還不到五百億。若加上政策宣示將以國造為主的六艘掃雷艦三五八億,最多僅有八百億台幣,和對美軍購相較不成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