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essica_chee
文章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B%BA%E6%80%81%E7%A1%AC%E7%9B%98
「固態硬碟數據損壞後是難以修復的。當負責儲存資料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有毀損時,目前的數據修復技術不可能在損壞的晶片中救回資料,相反傳統機械硬碟或許還能挽回一些資料。」
就算你今天買的是最新、最貴、韌體版本最進步的固態硬碟,但它天生固態硬碟的缺點卻依然存在
任何人對於這樣的缺陷都不該掉以輕心...
|
我要針對傳統硬碟可能救的回資料這點補充說明
當硬碟真的壞到抓不到讀不到資料,送去硬碟救援的時候,硬碟救援廠商開價都是用MB來做計價單位,價錢遠遠超過硬碟本身……資料可能救的回來不代表能完整救回資料,也許只是小塊資料屍體;而光小塊屍體本身恐怕也是天價
我以前在某間公司上班時,曾碰到硬碟損毀送去救援,快上百GB的資料只救不到5GB,前前後後花了台幣20幾萬塊.....
用SSD or HDD,資料若對你真的那麼重要,那就用另外一顆硬碟多備份資料一次,別去依賴硬碟可能救的回資料那小小可能性……..wiki原文都只寫"傳統機械硬碟或許還能挽回一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