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eich 唐
就是買過房子,辦過貸款,才知道你寫的那段在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辦房屋貸款,條件機機車車,貸款成數也不夠高(屋況正常,地點內湖文德站附近耶,不是荒郊野外吧...),不要說拍賣房子,我自己都可以還了還是一樣機車。最後直接不貸了,感覺銀行不想做我生意就說咩,最後用現金買掉解決了。
所以簡單講,台灣跟美國對於消費房屋放貸實物完全不一樣的制度與實際做法,雖你一定可以舉出少數特例,但我跟你說台灣房貸市場絕大多數都是安全的放款,所以沒有連動債那種投機暴利可圖或是大量分散風險的需求,自然也無法成為標的。
如果台灣跟美國一樣,那現在這個版,大多數討論的版友,應該是:管他的先買再說,不會在這邊猶豫了對吧... 
|
感覺你對貸款並不熟悉,
第一次貸款沒有信用記錄,銀行會有一堆徵信要做,
給人的感覺就是刁難,拿到的條件就是比較差,
如果有了信用紀錄要再次貸款就容易很多,
工作、職務也有差,公務員身分利率、放款成數都會寬鬆很多,
辦過幾次貸款有點經驗,我目前不滿30歲,依照目前的情況,
用手上的資金買房地產,要擴大槓桿可以貸款到1000萬左右,
假設有「北市房市不可能跌價,持續穩定成長」的前提,
目前手上有3~4種還沒做完的方案,
真要玩大點,
用目前所能拿到的條件,1000萬左右的貸款,買房地產再找人頭轉貸,
約可以擴大三倍的槓桿玩3000萬的房地產,
而我的本金不過幾百萬,3000萬的房屋貸款,每個月約繳15萬~18萬,
拿本金拖上2年不難,按照北市的房地產飆漲速度,兩年後轉賣不就可以帶來大量的財富?
根據北市房屋不敗神話,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隨便估計這種超高槓桿帶來的利益都是幾倍起跳,
可我為何不去玩?
世界上聰明人太多了,能達成這種條件的人只會多不會少,
從來沒聽說有「只會上漲不會下跌的商品」,全世界都找不到,
在投資市場裡面被人瞭解資金動向,下場就是被狙擊,
台灣房地產已經快變成最好狙擊的對象,(當然不是現在)
全世界資金都在逃竄,遠離房市,只有台灣和中國例外,中國和台灣特別強?(我才不信)
有心人現在只差沒有找出一個有效狙擊房地產的方式出手,
還好台灣的金融市場相當封閉,管制很多,
但我不認為可以就此高枕無憂,管制再多,也有漏洞可以鑽,
各位可能不太關心,這兩年慢慢浮出幾個低調組織,這些組織構成的人數並不多,
專門狙擊亞洲公司或資產標的,出手的成功率超高,被這些人盯上的公司肯定元氣大傷,
不小心扯太遠了,
不管如何,看著手上的房地產飆漲,眼中都是錢的人不會意識到這些,
高風險高報酬,各位都是大人,自己行為自己負責,
而且目前的情況也不到引爆點,還有一段時間可以玩,想玩的人自求多福.
也或許我是危言聳聽,各位隨便看就好,不用太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