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一下我自己當初的訓練方式,
當兵前為了應付體能要求, 自主訓練5000, 那時候真的是沒有任何人教,
我的訓練方法是, 當然不可能一次就跑到5000,
我的地點是一間國中跟國小的外圍人行道, 因為兩間學校剛好背靠背,
很適合拿來當慢跑的地點, 一圈大概是850左右, 5000要跑6圈,
一開始就是想辦法把里程湊到5000, 譬如說每一圈跑3/4, 剩下1/4用走的調呼吸,
等到這個模式習慣了, 就調整成跑兩圈走1/4圈, 再來跑3圈走1/4圈,
慢慢推到6圈全部用跑的.
至於跑步的姿勢, 我想我的經驗並不足以參考,
我當初是腦袋神遊在跑的, 後來發覺有了體能後, 身體會自己調整成最適合與輕鬆的姿勢,
反而不正確的姿勢都是自己刻意調整造成的, 姿勢正不正確, 聽腳步聲就知道,
很沉重的一定不對, 理想的是輕快的嗒嗒嗒嗒嗒聲,
切記腳跟可以觸地, 但不是先著地,
我現在的習慣是只要下班不要太晚, 天天跑3000, 假日5000, 視腳的情況休息,
其實跑步到後面練的並不是體能(我想這有很多人能理解), 反而是心理,
小孩子我覺得並不需要太刻意去推她, 倒不如讓跑步變成她從事其他喜愛運動項目的暖身,
很少有小孩子, 甚至是成人, 可以忍受長時間的慢跑, 畢竟跑步是一種枯燥, 乏味, 又孤獨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