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紹興師爺
你的觀點,只是大家在一艘快沉的船上,先讓別人下水而已
台灣一年稅收2.1兆,軍公教拿了1.1兆
假設要救面板業
其實只要從軍公教身上省下1000億,蓋一座像夏普那樣的十代廠
然後比照對岸模式,企業單純租產能不用負擔1000億設備折舊
台灣面板業的報價大概可以低三成,馬上就能打死三星
少了競爭對手,面板業救能慢慢轉虧為盈
|
如果目的只是打贏三星,那政府幫忙當然有機會
但打贏三星不是目的,目的是救台灣經濟,打贏三星只是過程
所以最好別試著只跟三星拼價格
對手三星有技術、有產能、有品牌,強大無比
若台灣要找突破口,要試著創造品牌價值出來
如果要搞低成本,那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是錢進他國設廠,就是外勞引進台灣
例如台灣的雙A、鴻海,這些大牌連研發中心都搬國外去了
決策的研發的生產的都不是在台灣
那並沒有太大作用
空有一個國產品牌的虛名
無法創造就業機會,也無法供應出口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