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953812
有沒有人能告訴我
台灣在多少年(n)內人口會開始負成長?
只要這個數值n低於15
買房一定不值得
房貸20年
等還清房貸時
房子已經跌價20-n年了
還不如現在存錢
20年後買房子
其次
假設政府拼命印鈔票解決財政問題
台幣貶值,房屋成為保值商品
這有一個前提
您的加薪幅度要大於政府印鈔票的速度才行
除非您不吃不喝不用
不然日常生活支出會因為通膨而增加(油電雙漲、民生物資變貴....)
但房貸卻不能少繳
如果政府印鈔票的速度太快
會發生賺的錢拿去買民生必需品都不夠用的狀況
第三
有沒有人會認為台灣的經濟能持續的向上發展超過20年?
真要買房
請準備一筆錢
在繳房貸期間
避免自己被裁員、放無薪假時
還能正常的過生活、繳房貸
直到找到下一個工作為止(下一個工作薪水還不能大幅縮水)
金額大小因人而異
請仔細計算
|
假如通膨加大的話,對於手中持有實質資產(如房屋,黃金)的人應該是比較有利的(即使你薪水沒漲,還背著房貸). 因為你背負的債務的價值實際上是下降的(通膨越高,實質債務減少越多),然後因為你的資產實際價值不變或增加(實質資產抗通膨),所以你個人的淨值(資產減去負債)其實是增加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父母那一輩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即使銀行利率高,但是因為通貨膨脹率也高,所以大多數人怎麼樣都要跟銀行貸款買房子的原因.
相反地,在高通膨的時代,手中沒有實質資產,收入只有薪水的人反而是最大輸家(因為薪水永遠趕不上通膨,實質購買力下降,存的現金實際價值下降,個人淨值減少).
當然假如是通貨緊縮的話,那持有現金,沒有負債(房貸)的人就成了贏家了,所以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認為台灣將來落入通膨或是通縮的可能性哪一個大一些?
這邊有一個好像違反常識的推論,假如你是一個薪水階級,已經決定買房子,其實你應該期望高通膨,還有因之而來的利率拉高(即使你背著房貸)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