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O_
你是哪個年代的阿
我怎記得我的年代
單槓18下就滿擺了.....我們士官隊內滿擺的沒幾個 
|
我在成功嶺302師,士官隊是虎威幹訓班,印象中我從步校結訓去成功嶺報到時已經是145期之後了。
據連隊士官說,幹訓班也分期數,有的期數比較操,有的期數比較鬆散,端看區隊長怎麼做。
區隊長多半由志願役軍官擔任,軍官很多都是陸官正期生畢業去當的,因為成功嶺是示範營區,很多職缺會由正期生或成績好的專科班學生報到之後擔任。
這些正期生通常擔任幾個月之後就被調去連隊,營長也會特別給正期生『關愛』,
意思是說正期生所待的連隊從排長、副連長到連長都會被上頭點名做記號,很多訓練、演習常常是正期生的單位要去做的。
正期生通常不會待在一個單位太久,例如連長做完很快調外島,澎湖、金門都可能,一個步兵科正期生可能步兵、野戰單位都要去,
至少升到少校之前來去外島至少兩次以上,若考核成績夠優秀,南南北北好幾個野戰師、裝甲師都可能任職。
升中校前要去指參學院先修班,結業後等待中校職缺,尤其是十幾年前精實案實施,中校缺更少,
我同學升到中校當裝甲旅副旅長(趁軍旅中還考取金屬材料碩士),然後再去指參學院考試,過關之後等待上校缺。
當然你的軍旅生涯跟經歷息息相關,如果你待過的地方都是一些新訓、後備單位,縱使你學歷不錯,那也徒勞無功。
這些傳統跟老蔣、郝伯伯的概念有關,意思是說你一輩子都待在跟作戰、實兵無關的單位,那麼領兵、戰事的能力也很差。
我一位親戚當年在台南官田203師當了六年少將師長,有一次國防部飲宴,郝伯伯是參謀總長,
宴席中我親戚坐在隔壁桌,郝伯伯一桌桌敬酒,看到我親戚覺得相貌堂堂,多說兩句話問問他的單位。
回去之後查查他的資料,只說了一句:一輩子都待在預備單位,這種人有什麼用
這件事情是因為郝伯伯的隨侍將官跟我親戚是同學,日後我親戚黯然退休,隨侍將官才透露出來的。
所以部隊裡很多事情不是一言兩語講得清,縱使你成績不錯,長官不喜歡,你二三十年軍旅生涯就此完蛋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