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mwc
我以在 Amzon EC2 的經驗告訴我,寫入的頻率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很多,一般沒啥用途下(沒有掛任何對外服務),2 IO(Write)/sec 很正常,免費的 1百萬 IO 根本沒幾天就用完了,但在 CentOS Linux 下,只要不要故意去裝軟體寫入,1百萬 IO 可以用上一個月還有找
以 CentOS 下來說,就算只裝 MRTG 下去跑,一個月會用掉近 50~70萬 IO ,而 MRTG 只是五分鐘寫一次他的圖表和參數,所以如果要假設寫入次數,所想像的和實際上會有很大差異
|
就系統應用來看, 那的確很難評估, 作法與目的太多種了
所以, 我前面有加但書, 只針對 BT 下載流量. 避開困難評估的部份.
小弟認為, BT 下載在寫入硬碟的部份, 比一般軟體單純很多,
也大多有實作 buffer 機制, 所以寫入大多是一塊一塊的寫入.
真正棘手的是 "一塊" 有多大 ?
512 byte? 這會讓寫入次數爆增, 因為通常 nand flash page 是 2K/4K
4KB ? OS 是一次寫 4KB, 還是 512 byte 寫八次.
這部份我一直搞不清楚, 可是對簡易評估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