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電量測試
全速系統待機時 - 46W
與上述待機溫度表現一樣,待機時的耗電量差異主要來自於C1E省電技術的開啟與否
而非CPU超頻3.7GHz所造成20W的落差,如果將超頻環境下開啟C1E將會大幅降低耗電量
預設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75W
超頻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80W
i5-3450全速運作時就如上面所說,因為兩種環境設定不同,讓CPU時脈分別為3.3GHz與3.7GHz
CPU相差的總時脈縮小許多,也進而讓耗電量差距只剩下5W
Ivy Bridge製程進步到22nm,會讓耗電量比Sandy Bridge還要低上25~35%左右
最後分享新款HD2500的內顯3D效能
在i5-3450超頻3.7GHz與HD2500預設時脈1.1GHz的環境下
3DMark Vantage => P1988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49.90 FPS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765
3DMark Vantage的分數表現,HD2500與上一代HD2000差不多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進步約12%,FINAL FANTASY XIV進步約23%
如此的3D效能增進並不算太大,但對於使用者來說還是不無小補
更精確的來說,HD2500的效能還是不及上一代HD3000,使用者依型號就可以得知效能等級
對於Ivy Bridge架構來說,想要得到大幅度的內建3D效能提升,會建議選擇HD4000的CPU型號
GIGABYTE Z77M-D3H
優點
1.Z77系列採用白色外包裝與開機畫面設計,外觀會比以往產品線還要簡約好看
2.導入UEFI BIOS技術,並提供兩種BIOS介面讓使用者選擇
3.內建個人覺得較佳的Atheros網路與VIA音效晶片
4.Micro ATX Z77較為平價的選擇,在功能與效能的表現皆在水準之上
缺點
1.CPU供電處建議加裝散熱片
2.後方IO的音源接頭若能有六個,功能性會更佳
效能比 ★★★★★★★★☆☆ 83/100
用料比 ★★★★★★★★☆☆ 82/100
規格比 ★★★★★★★★☆☆ 79/100
外觀比 ★★★★★★★★☆☆ 77/100
性價比 ★★★★★★★★★☆ 86/100
對於Intel在2012年推出的最新Ivy Bridge架構,主要分為CPU與晶片組兩個部分
內建GPU在入門款HD2500有些許進步,在高階款HD4000比起HD3000確實進步不少
CPU同規格與同時脈下的效能也比Sandy Bridge還要高10~14%左右
耗電量方面有明顯降低,這部份主要是導入22nm所帶來的優勢
在CPU溫度比起Sandy Bridge有較高一些,對於非極限超頻的狀態下還是能穩定地有效超頻
Ivy Bridge在Z77、H77與B75這三款晶片組在市場價位比以往更有優勢
上市沒幾個月在入門等級就有比6系列晶片組還要更便宜的價格,顯見今年MB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文中的Z77M-D3H與相似規格的H77M-D3H只相差台幣500元,折合美金約17元
消費者預算較高一點的話,感覺上直接選擇Z77晶片組會是較高C/P的選擇
如果要一般使用也不做小範圍超頻的話,H77的功能也足夠滿足大多數的使用環境
本篇主要想分享Intel Core i5-3450與Micro ATX Z77的Ivy Bridge入門平價款組合
提供給已入手i5-3450或是將入手新版i5-3470的消費者做參考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
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