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Member
|
一個國家要正常發展,必需要有基礎理論,基礎建設
這也是一個國家必需要做的事,而不是做一個企業的財政部或是公關
台灣許多科技業只是做代工,也很大就是這種因果的循環。
一個稅制是要基於完整的規劃,將各層面的人、產業等,連結在一起。
不是當有人不滿了才想要加/減稅。或是看到有人賺錢了,再來個什麼稅。這都是不正確的。
當稅制上軌道了,只有逃漏稅、稽徵、查核等問題。
因為沒錢了,或是有某些人反應,就要改稅制就會失去國家發展的方向性。
看到某產業賺錢了,才想要從這些人身上多弄點錢等等作為,都是錯誤。
做一件事,若不是以基礎理論為出發點,並設計好各階層、產業的連動..就好像是會產生把人才趕走的事情。
例如,肥貓倒底是錢拿得多的就是肥貓?
再者,基於自由市場、自由國度,一個房子要買賣,應是買賣雙方的自由意願,並基於誠信(買、賣、房仲)、公開資訊、稅徵等,這是台灣與一般認知的國際房仲作業不同之處。
20年後的房價,與20年後的幣值、這20年間的通貨關係,都有影響。不是簡單的多少錢去看待的。
以德國為例子,房子不是沒漲,只是薪資漲的遠比房價還多。所以完全不需要以未知的事情去猜測。
前些日子,不是英國才說,台灣很厲害,可以預測50年後的財政規劃,而英國自己連明年的財政規劃都沒辦法計算出來。
這是在說台灣很讚嗎?
經濟事實上在各個產業上都是連動的,左邊上來,右邊就下去。
若房子賣得出國度,也是有國力的一種展現。例如上海、香港,經濟好,許多國際企業就必須在當地購置不動產。
但是通常! 一定是經濟好,或是有人才,非房地產本身的因素才會吸引外國人在當地置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