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awtequaliz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358
引用:
作者2005-12-31
《楞嚴經》卷六 佛告阿難:「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貳零壹貳的兄台..

看經文要仔細看和思考,不要全盤皆不信.


看來大大有在研究佛學,想請教一個問題,無意冒犯。

說個長久以來的疑問,
目前很多人質疑中國古代經典的由來,陸續發覺有些經典根本不是原作者的作品,而是後世弟子,或是其他仰慕原作者的人,模仿原作者的風格的創作。但由於古代常有戰爭,兵荒馬亂,有些文學作品就很難判斷作者是誰,故統一將風格類似的作品歸類於同一作者的作品。

佛教經典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經過幾千年的流傳,沒人懷疑這些經典真的是當初佛陀的原意嗎?
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當中,是否有參雜翻譯者自己的意思?而這些意思真的是佛陀釋迦摩尼的本意嗎?

歐洲天主教、基督教一堆人閒著沒事一天到晚都在吵新舊約的內容,還為此打了幾百年的戰爭,直到現在還三不五時有一堆奇怪的福音被發現,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才是對的,但也因為如此,很多人才有省思,原來當初耶穌基督的話,經過不同人的傳遞,可能被解釋為不同的意思,

但佛教好像很少聽過,甚至沒聽過這樣的問題,或是說已經吵翻天,但大家都和諧了事?
舊 2012-08-21, 03:47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wtequaliz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