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sinyic2
非常認同
只是現在太多公司加班是常態
我之前一個主管要我們不要太早走(規定1730,我大概都1800~1830走)
理由竟是其他部門會講話
|
我身處兩方的經歷都有, 要分兩種過程來看:
1. 應徵時就有跟你講清楚規則.
2. 進去才開始凹的公司文化.
前者你如果去做, 就要認了, 人家不是沒告知.
如果你跳票, 當初讓你進來的人也很為難.
後者就算你能忍加班, 我還是建議快點走人.
因為會這樣做的組織/人絕對不可能只凹一點.
**
我看法跟一些人不同, 人原本就有生存需求.
剛大學畢業的小妹妹, 做輕鬆點薪水也少點無妨.
家裡有一個要上高中的女兒, 經濟壓力就很重了.
管理也是一種開導跟討論彼此的規劃.
雖然我年齡較小但實權較高, 更需要跟人協商.
有人說制度分明就好, 但我覺得取得共識更佳.
前者很好處理, 工作盡量排開讓她去上夜間課.
後者我只能說開, 你要錢但大家都有眼睛會看.
更多排班OK, 但品質要顧, 撐不住了就告訴我.
現在該名是我調遣的主力, 父親的力量很偉大.
**
老實說台灣的風氣很差, 勞工們別老是諷刺管理階層, 我也是吃盡一番苦頭才穩住的.
看過很囂張到反嗆的員工嗎? 看過老闆被唸做事情沒有方法嗎? 看過老闆動腦動手嗎?
說真的合作者一多, 真的覺得台灣職場太扭曲, 正經做事情的能力反而不被重視.
勞工與管理階層都一樣.
我不是要站在哪一方, 身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與生存的壓力, 骨氣也是自己給的.
當初也是待不下去, 所以選擇離開, 現在也發生過不能姑息, 所以選擇開除.
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當面去交代處理而是隔一層請人代為轉達, 但我一定都會"親自."
給薪是不可能跟北美比, 工作安排合理與否也是難題, 但這就是考量管理者能力的地方.
但大多數的管理者其實都沒有上進心了, 反正政府規定基本是多少/其他人大概給多少.
絕大多數管理者也沒有責任心了, 工作就是盡量排叫底下的人做, 看哪個好凹就塞過去.
管理層已經很久沒有跟基層直接溝通過, 反正就是用最簡單的數字管理加一些名詞.
如果不能理解/體會/運用那些名詞中的意義, 每個禮拜桌上都擺著商業週刊也是敷衍.
那還不如重拾大學的基本管理分析書籍, 一步一腳印的去驗證.
政府也是GDP=C+G+I+(X-M)都搞不定, 籃子內要放什麼給學者批就好, 不要干預.
即使有些在職的本身也是專門科出身, 但既然投身官場後就要轉換身分, 不要惡意插花.
上級(運用者)沒有能力, 不論底下的戰力(說白了就是工具)有多好也無用武之地.
怪罪基層之前真的要先省視自己, 說句饒舌的話: 領導階層絕對有責任要去"負責任."
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可能性也是有, 但我認為做人要實在一點.
台灣目前很難出現這種情況, 要說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做事情是不太可能.
除非你要求的是世界頂尖幾項研究, 不然光本土的人力就很充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