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
也是題外話,我在youtube看到了下方這段影片,然後我產生一種構思或著說概念,
我不曉得這樣的構思或概念"實不實際"?現代的PS3和xbox360"是否能做到"?
還是說這樣的技術老早就可以做到?
而且早就有大量的"相同概念"的""長片(我假設片長100分鐘以上)""問世販售?
就是過往動漫觀眾所看的3D動畫長片,
例如太空戰士精神永存電影版,太空戰士七降臨之子電影版諸如此類等等,
都是預先用電腦整個畫完之後,加上配音等等,最後再輸出成所謂的影片檔案,
最後再將這些檔案輸出成藍光光碟的影片格式,或著院線放映機用的格式,這樣一套模式。
那有沒有可能,以後會產生另外一種播放模式,
就是影片開發者並不是直接畫動畫,而是攥寫大量的程式碼,
將這些"程式碼",輸出成類似*.exe 或著 *.bin 的可執行檔或著說位元檔,
類似像PS3和...
|
你說的其實就很像現在遊戲很流行的即時演算過場吧
有現成的3D模型、貼圖和聲音語音素材(當然現在的語音還是用配音員配音的方式),透過程式運算即時演出
但我不覺得即時演算的方式真的會比較省空間,各種高品質的3D和聲音素材都是很佔容量的
現在容量動輒10GB以上的遊戲一堆,但劇情其實都偏短,即時演算過場能有個30分鐘以上就算是很長的了
這類即時演算過場的真正優點我想就是「和遊戲體驗的結合」,質量效應系列算是一個代表
我覺得就算科技再怎麼進步,真人演出的電影都是很難被取代的
電影就是一個很多人參與的大型藝術創作,除了導演、編劇、攝影、音效、各個美術工作團隊之外
演員當然也是創作者之一:演員拿到劇本,利用聲音、表情、肢體動作來詮釋角色
不同演員的演出會有不同的風格,這就是一種創作
我認為程式碼做出來的東西很難達到這樣的魅力
現在的遊戲即時運算過場、3D動畫電影都已經非常發達
但就算有了影像,聲音的部分都還是請專業的演員配音員來演出,甚至角色的表情肢體動作都還會模仿配音員來製作
就連電腦AI這種冷冰冰角色都還是找人來配音而不是用軟體模擬製作
可見科技再怎麼發達還是有它的極限
另外你提到了初音
我想初音的成功,並不只是因為她是個科技製造出來的虛擬偶像而已
她是個創作平台,讓每個有才華的人都能夠為偶像創作歌曲才是她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