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政院端出中長期振興經濟藍圖架構,力拚經濟3年半見效複製德國模式
引用:
力拚經濟沒特效藥 3.5年複製德國模式
作者: 李明賢╱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8日 上午8:25
政院昨天端出中長期振興經濟藍圖架構,將透過法規鬆綁與體質調整兩大主軸,規劃在未來三年半內複製德國模式,讓國內企業逐步轉型成擁有關鍵技術與創新能力的產業群,以強化國際競爭力。負責籌畫方案的政務委員管中閔說拚經濟沒特效藥或大力丸,「若幾個月就能翻轉局勢,那可得到諾貝爾經濟獎。」
因應全球經濟景氣衰退,行政院長陳冲本周六起一連主持五場財經座談,聽取產業界建言。管中閔昨下午先公布政院拚經濟方案,包括兩大主軸、五大構面與方針,名稱定為「中長期振興經濟藍圖」。
根據政院拚經濟方案,將從產業、輸出、人力、投資與政府五大構面,推動產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拓展市場、強化人才培育訓練、促進投資推動建設、精進各級政府效能等五大方針;在產業多元創新部分,政府將以亮點產業推動「三業四化」,落實產業優質化目標。
管中閔舉例,國內工具機產業產能品質直追德國,關鍵就在於擁有技術與專利,這也是未來政府推動產業優質化方向,類似韓國三星、樂金(LG)發展模式不適用於台灣,「未來發展重點不在於讓企業規模變大,而是要讓企業競爭力更紮實!」
管中閔表示,以往政府大力扶植兩兆雙星的DRAM與面板的產業策略將修正,因為這些大規模產業容易隨國際局勢大幅波動。政府未來產業策略也將調整成為協助中小企業優質化,「把雙D明星產業變成千軍萬馬(眾多的中小企業)」。
管中閔坦言,政府推動產業結構轉型,須有一段時間陣痛期。台灣經濟已是冰凍三尺,需要時間調整產業結構。
此外,行政院昨也公布短期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執行情況,目前已完成全球招商等二十三項,四十二項仍在執行中。至於外界質疑政府拚經濟方案無法有效反應到各項財經數據,管中閔坦言「現在不是順風球」。
|
引用:
拚經濟 管中閔:3年半見效
(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7日電)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今天說,行政院將從產業、輸出、人力、投資和政府結構面推動中長期振興經濟政策,3年半內一定有效果。
國際經濟景氣因應小組召集人管中閔與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下午在行政院,說明振興經濟方案整體架構、短期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執行成效及中長期振興經濟藍圖。
管中閔表示,行政院中長期振興經濟政策有5大方針,包括推動產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拓展市場、強化人才培育訓練、促進投資推動建設及精進各級政府效能。
他說,中長期振興經濟政策希望透過經濟體制調整和法規鬆綁2大主軸進行,將待行政院長陳沖核定後開始執行,3年半內一定有效果。
5大方針部分,管中閔舉例,在推動產業多元創新方面,將以亮點產業示範案例推動「三業四化」,達成產業結構優化、推動兩岸特色金融及研擬「中堅企業飛躍發展方案」。
他說,相較扶植特定明星產業,未來政府將著眼扶植「千軍萬馬」,發展具關鍵技術的中堅企業。
管中閔表示,促進輸出拓展市場方面,將強化開發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快速發展國家、穆斯林國家,都是未來努力目標。
強化人才培育訓練,他說,將改進技職教育,結合產業社會需求,改變學訓用間落差,並培養在新興市場發展的人才。
管中閔表示,促進投資推動建設部分,擴大招商促進民間投資、創新財務策略推動公共建設、因應產業發展趨勢,適時調整投資相關法規都是主要目標。
精進各級政府職能效能方面,他說,將確實要求各部會檢討現有公有土地資產,適當規劃閒置或使用效能不是那麼好的校區、營區,並推動公有企業擴大投資,如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開發計畫等。1010807
【相關新聞:振興經濟方案 政院推5大方針】http://www.cna.com.tw/Topic/Popular/3133-1.aspx
|
應該會成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