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ablochu
任何獨裁者都無法獨擁生殺大權,他們都像走鋼索高手,遊移在各派勢力之間,找機會吃掉最小的來壯大自己,以便接下來再吃掉第二大的對手。
毛的鬥爭手法中有一關鍵數字是5%,即不讓自己要整肅者的比例超過5%,以免整不掉。除了那必欲去之後快的5%,其他人就盡力攏絡,什麼都可以談,只求眼前不翻臉;等將來再秋後算帳!
而老蔣剛好相反,主要是照顧5%自己人、惠及10%相關人,其他人管你是死是活。蔣、毛的得民心與否,差別就在這裡。蔣只有5%死忠、毛只有5%死敵,問題是養5%死忠,永遠只有5%鐵桿;而訂定為5%的死敵被消滅後,可再找5%來消滅。故蔣的敵人不會減少,毛的敵人卻有越來越多被幹掉,長此發展下去,誰贏誰輸不是很清楚了嗎?
|
有個地方你沒注意到,老毛永遠不必費心去在意什麼軍閥,但老蔣要。
你這說法對老蔣不公平在此,老毛只需要關心自己一畝三分地埋頭發展,軍閥、地主鄉紳、高門大戶等從來都不曾入過眼,甚至於都當成了階級敵人,一干子打翻當然沒有所謂的自己人,這樣評論兩人優劣不是很妥當。
話說,老蔣在培養黃埔一系之餘,對於軍閥是不是真都不好?如果不好,張學良、楊虎城也沒那個機會兵諫了。
就我看來,老蔣為了統一,很多事只能選擇妥協,老毛卻沒有這顧慮。為了統一,即使是私心滿滿只為自己打算的軍閥,也是不得不接受,連進一步的清洗整頓都不敢作,why?
也別打老毛看的太高明,共產黨內部鬥爭也不是兒戲,死了多少共產黨人才造就出老毛這個黨內絕對權威的人出來?不會真以為老毛以德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