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gel13
所以這幾年自己越研究越想砍孫文
成不是他(他當時還在國外),是由新四軍的兵們起義推翻滿清
但孫文確回來後推給袁世凱(這點沒錯)老袁有兵.而且很強
但聯俄容共確讓1949~1952年餓死那麼多人(中共官方統計約:4000萬人)
老蔣勦共也差一步(張學良阿! 到老蔣死後,他也不覺得他錯),但1989年...他覺得呢?
唉~~~!!!世事難料
|
孫文過度理想化,對軍閥的態度可能總認為可以溝通的,為了統一,讓位子給袁世凱,在人格上可以說是坦蕩君子,但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可以制衡袁世凱的手段。
說到底,實力不夠。
其實怪孫文是沒用的,很多大陸人的觀點甚至認為孫文不該革命,而是採取同情體制內改革路線、實施君主立憲的。
在我看來,最接近君主立憲制度的,是明朝,但可惜沒有像歐洲有內外部誘因,沒促成大航海向外發展,所以無法轉型,但明朝的制度我覺得已經是封建的極致,滿清反而是倒退。
我是比較贊成破而後立,不推翻滿清不足以進行改革,否則你光把時間花在扯皮都不夠了。
只是破是破了,不過只是半破,受制於太多勢力的牽制,自身的實力不足,孫文就不得不跟軍閥、革命大老、地主鄉紳等等扯皮。
事實上,要動這些階層,沒有絕對的實力是不行的,老蔣也花了十多年時間才堪堪有個共主地位,想大肆清除軍閥等既得利益者?除非他真的像老毛那樣搞獨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