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oger214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1
文章: 3
引用:
作者sutl
軍閥的由來來自太平天國內亂,滿清政府無法保護地方人民,所以各地方政府開始成立地方部隊,也漸漸不受滿清政府控制,所以才會有武昌起義後的全國響應,那些響應的人,就是後來國民政府口中的軍閥。

國民黨的革命路線一直是走暗殺路線,以為只要殺掉一兩個高官就算革命,所以沒有大規模武裝部隊,民國成立之後,根本沒有軍閥當國民黨一回事。

各地軍閥或多或少都有接受歐美日列強的協助建軍,但各軍閥都不敢接受蘇聯的幫助,因為各軍閥都知道蘇聯的野心。

最後就是蘇聯協助國民黨創建黃浦軍校,在聯俄容共政策下,黃浦軍校培養了不少後來的共軍將領,後來的國共內戰根本就是黃浦內戰。

結果大家都很清楚,蘇聯的中國共產計畫很成功,唯一沒算到的是,中國共產黨反蘇聯XD



其實我們站在局外,很清楚蘇聯跟日本都不是好鳥,但以當時來看,我們能兩個都敵對嗎?不能。

在當時來說,日本是逼到眼前的大敵,蘇聯是潛在的最大敵人,這是一盤大三國棋,如果孫文蔣介石想不自量力的想將兩個對手一起打翻,結果大概就是中國被蘇日瓜分殆盡。

其實國人當時對蘇聯的防範之心,遠在對日本之上,否則坦白說,以蘇聯陸軍之強,現在不會只有外蒙古的問題而已,西北對蘇聯起碼就是香悖悖。


至於美英德法,太遠了,很多時候這些國家根本事不關己,計算的是有沒有影響自己的遠東利益而已,想讓他們親自介入?如果不是日本蠢的招惹美國,美國真要介入二戰太平洋戰場的時間,恐怕會更晚。


一併跟後文中有人批判孫文聯俄容共的作法予以回答,實際上是沒得選,不聯蘇,難道聯日本不成?



再者,政治上,誰都想走堂堂正正的陽謀,但是沒有實力作為支撐的陽謀,只能是笑話,這大概是民國初年的無奈吧。
舊 2012-08-08, 01:23 P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ger21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