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他只說儒家害人,並沒說孔丘害人。
後來的儒家,早已愈走愈偏,跟孔丘之道愈行愈遠……
|
說穿了,宋代以後的儒家,已經完全淪為統治者服務的工具,所以才會有如此的現象。
士農工商的階級問題,我是認為可以這麼看。早期知識的集中,主要是宗族,人多力量大,也才有可能有能力保存有限的知識寶藏。這造成的就是新的階級崛起,也就是士人,以之為統治國家的臂膀,地位是不可能低的,這是自然現象。很多人都忘了,就算是造紙術發達以後,有能力唸書不事生產的人,又能有多少?常常是整族成千上萬人,去供少數人完全無後顧之憂唸書成材,進朝廷做官,掌握權力之後,讓宗族更進一步興盛。
這種情況下,士人的地位怎麼可能不高?就像我們現在,律師、醫生等職業的社會地位高,原因是相同道理的。
而以農立國的中國,農排第二位,想來理所當然。雖然農人經常還是被人遭賤,但歷代興亡無不與農人有關。
工匠在元代之前,地位似乎並沒有那麼不堪,起碼比明代好太多 (一堆唸書唸到痴呆,被八股文意淫到自我膨脹的書呆子,時不時就喜歡狗屁啥工人都是啥奇***巧技)。
至於商人嘛,看看春秋戰國,商賈之流的表現,就知道為什麼商人不被人待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