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oger214
應該這麼說,老蔣其實沒有多少時間改造組織架構,中國歷代以來,每個朝代末年財富過於集中的問題,老蔣直到二戰打完仍然沒有解決,所以到台灣之後才會針對同樣問題推出諸如「耕者有其田」等等舉措。
|
補充:
我看過不少清末、民國穿越小說,有不少大陸作者的共識是當時革命黨沒有足夠的武力,所以主角一穿到這時代,不約而同的就是搞武力。
例如我頗為欣賞的「民國投機者」就是如此,不過他寫的比其他作者要合理的多,也不會偏頗老共,除了看的津津有味之餘,也有點好奇 起點 編輯群怎麼會獨獨放過這本小說?
扯遠了。
軍事為政治服務,「槍桿子出政權」雖不是絕對的,卻是充分必要的條件之一,只是這點 孫文孫元帥 體認的太晚,所以才會頻頻受制於軍閥,導致推翻清廷以後,財富重新分配的工作遲遲無法進行,這絕大的隱性問題,是之後老蔣推不掉的最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