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TIDUS30536
不好意思借問一下
我印象中鑑定表的HTHS2.9是在油溫150度C的時候測試的
基本上150度還有3.5以上真的保護性太好吧?畢竟一般油溫應該正常都不會破百的
我的疑惑點是,這樣可能造成40、100度流動也不是很好
至於機油工作溫度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熱油後油門會順暢很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低溫流動性差造成的,不過這點在一些新的油都有改善了,鑑定表有40度的黏度,越低越不用熱車就很順
|
HTHS是150度時的黏度測試。
這不是說引擎工作溫度會高達150度,而是說HTHS>3.5cP的機油可以在比較高的工作溫度工作,有些引擎設計的工作溫度比較高,所以需要HTHS>3.5cP的機油。
而設計用HTHS>2.9cP的引擎,工作溫度會比較低,暖車的時間可以更短,低溫時用的運轉阻力也低。
另外,HTHS跟基礎油的品質有很大的關係,市面上甚至有5W20 HTHS=3.3cP的變態產品。
基礎油品質不好的話,大約要拉到100度12cSt才能達成HTHS>3.5cP的要求,甚至要到40號才能達成HTHS>3.5cP。
理想的機油,的確是40&100度時黏度低,150度時黏度夠高。至於0W還是5W,那對台灣人幾乎沒有意義。(W是看6000cP的發生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