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格得
先不管乞丐. 我覺得你小老闆的邏輯最差
紐約到處都是懂英文的人. 甚至可說絕大多數都是母語就是英語的人
這樣的情況下. 一個只會講英語的人在紐約又有何用呢?
除了洗餐盤. 大概就只能當乞丐
就好像一位台灣人. 在台灣只會油腔滑調耍嘴皮子毫無謀生技能. 那大概只能當乞丐了
萬一他去到美國去. 搞不好就變成某大企業的對台代表
因為國台語此時就成為他的優勢
簡單的說. 你小老闆的意思只是要你晚上不要亂跑. 在公司免費加班就對了
|
基於結果, 我小老闆現在已經升到公司最年輕的協理. 兩百多萬的年薪, 由事實來證明
他自己, 其他也已不用多說. 我跟我的部門也都是不隨便加班的, 人員流動率也很低.
紐約乞丐的故事其實還影射很多背後的東西, 除了專業很重要, 專業要優先於語文之外
為何會被市場拋棄而成為乞丐 ? 工作態度敬業嗎? 有對自己負責任嗎? 真的是全無機會
還是自己懶惰? 放棄自己? 都是別人對不起你, 環境太糟糕, 運氣太差....所以無能為力?
做了什麼或成為什麼, 有時候還算其次, 狀況都還可改變, 然而為什麼選擇那麼做,
有時候是更關鍵. 相同的思維模式, 會在不同的地方重複發生類似的問題.
先不用說 紐約乞丐怎麼來到台灣/亞洲 教英文, 他願意讓自己停留在乞丐的觀念與態度,
就算有課給他教,也難保不會很快就被fire掉. 流落的街頭只是從紐約換到別的城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