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AXX228
我反而覺得應該是 可壓縮資料=加速 不可壓縮資料=原速度
|
引用:
作者kkcity59
我的看法是SF2281的原始資料處理能力原本就只有350MB/S
|
我的理解是
雖然USER知道何者可壓縮、何者不可壓縮
但SF並不知道,它只會不斷進行即時「壓縮/解壓縮」的動作
所以才會有
最易解壓縮(花費時間最少)的速度最快(500)
最難解壓縮(花費時間最長)的速度最慢(350)
的情況
再者,以SF這樣能實現高速即時「壓縮/解壓縮」的高性能晶片
你們真的認為RD會蠢到只給予SF主控350MB/sec的原生輸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