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AXX228
我覺得這個現象比較值得探討
感覺起來 原本看起來是 可壓縮資料=原速度 不可壓縮資料=掉速
我反而覺得應該是 可壓縮資料=加速 不可壓縮資料=原速度
假設寫入NAND可以到300MB/s 好了
可壓縮300MB的檔案 因為可以壓縮 所以會變成300MB/s 以不到一秒的時間寫入 單位時間內寫入速度反而上升
反之 則以一秒完成
想法而已....
讀1G的NAND可能讀了1.5GB的real DATA 所以該區塊讀取速度恢復
|
我也比較認同這個觀點,SF的晶片處理能力其實就在350MB/S
所以說放資料就掉速的現象其實是發生在這邊
這我覺得不算真正的掉速,因為這其實原本就是SF晶片的能力極限
從access time這點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全空的磁碟acees time高的驚人
因為根本沒有在讀取Flash區域就回報給系統了
只放了6gb資料Acees Time馬上就看出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