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go
"畫面調節技師"----真有這個職位的人嗎
新影片沒黑邊 主要原因是現今廠商取得的大部分的母帶都是數位母帶
不必透過類比擷取 當然不會產生黑邊 當然也有會出現廠商本身沒有新的數位擷取設備 而用類比擷取影片的可能
這個建議你好好去翻出舊有的教學文章 再仔細好好看看 這跟DVD本身的像素比 語電視機放映等有很大的關係 並不是因為單純只是要把黑邊去掉的原因
|
畫面調節技師...應該說是指將母片轉成DVD格式或BD格式的後製人員(母片-->720X480 或 1920X1080)
現在母片很多都是數位攝影沒錯,母片以數位攝影來轉換確實可減少一些問題沒錯,但以電影為例,仍然絕大多數是以膠卷拍攝的,這些影片同樣需經過轉數位的過程,況且有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就是"膠卷拍攝後可沒有黑邊啊!!",黑變卻只出現在轉成DVD或BD這種媒介上才出現的,這幾乎可直接證明黑邊的出現與轉製人員的操作有絕對關係。
若說這是因為現在設備進步才沒有黑邊,這也說不通啊,因為壓片商用同一套設備製作不同影片後卻得到有的有黑邊有的沒有黑邊,這沒道理啊?所以問題應該還是出在那位轉製人員的身上。
況且,讓人無法讓然理解的是為何早期的DVD幾乎一定有個大黑邊,而且畫面是"左右壓扁"的,在去掉黑邊再放大後卻得到正確比例這個問題,然而現今發行的DVD卻沒有大黑邊且左右沒有壓扁情況,這不是相當奇怪嗎???
也就因為這樣,所以在下才認為現在的壓片商不再去遵守以前的那種"標準"。
DVD的規格在製作上與電視的"掃描線"關係我是知道的,不過DVD規格在10幾20年前完成制度化標準後,之後似乎就沒再變更了,也就是說10年前的DVD和現在的DVD理論上黑邊的量和"畫面壓扁量"應該是相同的才對,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啊!!!
不能因為現在數位式液晶電視大行其道,就不同做法啊,當然,這"標準"並非不能改,但現在真的有這條"新標準"嗎??? 我是真的不知道啦,如果有,還望有人可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