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ScARSh
看了你貼了那麼多圖, 但應該是根本搞錯這串在反Sandforce的哪裡
1. "現況"大概除了intel之外, 大多SF控制器給的結果都不好
有看到樓主在問現在要買何者比較好嗎?
您不會是希望他等到您貼的那麼用力的toshiba SSD上市才買吧
不是在這串樓有人提到SF方案"現況"就選520然後用他們的tool來改善問題嗎
2. "現況"有太多廠商是SF方案+鳥顆粒
有人提到未來的20nm顆粒嗎? SF方案要用很燒的燒粒當然也行阿
您貼的那麼用力的toshiba SSD就算上市, 我想也改變不了很多廠商想用鳥顆粒+SF+差不多的價格
誰都知道SF方案不是每一種都鳥掉, 但目前就是鳥掉的case比正常的case多很多噠
3. "現況"為什麼這串樓會蓋那麼大, 不就是有人提到SF的返修率和Marvell的耐用度問題嗎
您貼的那麼用力的toshiba SSD的廣吿chart完全沒提到這個阿,
所以我才說您會不會弄錯這...
|
我覺得需要解釋觀念下..... 批評Sandforce有缺點OK,但不要用有帶點誇大的說法來表達
1.Sandforce陣營在搭配類似等級的NAND Flash效能相去不遠,Sandforce幫你搞好FW,所以我喜歡稱他們為複製人大軍;但520 TRIM跟其他SF SSD並沒有什麼不同,Intel老王賣瓜也只說520 25nm NAND Flash 5000次、特挑超優Flash品質、自家獨門SSD驗證可以解決Sandforce長期的相容性問題 etc
2.OCZ用SF+Toshiba Toggle NAND Flash的Vertex 3 MAX效能不會輸給520,價錢也是貴.....Sandforce這顆晶片BOM很貴的,它是讓下游廠商可以用便宜點的NAND Flash搭配出價錢便宜點的整體方案,但Sandforce自己一毛都沒少賺
3.Sandforce搭配ONFI Sync, Toggle NAND Flash的規格數量應該不至於明顯比ONFI Async來的少很多吧.....至少我看Kingston, ADATA, OCZ etc 都是有推ONFI Sync, Toggle, ONFI Async的方案,像Kingston HyperX就是主打高價位高效能市場,市場現況應該還不至於要用這句話形容
"但目前就是鳥掉的case比正常的case多很多噠"
老實說我本身覺得520有點貴,付給Intel的獨門驗證的錢有多了點;前面那顆Toshiba特殊的是採用19nm Toggle NAND Flash;另外我認為Sandforce能說動這麼多Vendor採用,恐怕是省麻煩(FW都有公板),彈性夠(什麼NAND Flash都吃),速度快(同上),耐用(TRIM/GC/data compression都設的很保守想延長NAND Flash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