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illion
保固有限但資料無價啊
這麼喜歡跑保固就算你贏了
不管是程式OS還是一般資料我都覺得重要
何況採SANDFORCE方案又用高檔TOGGLE FLASH的廠商也大有人在
那個掉100MB...你看測速軟體的吧
不然4K 掉 100MB是怎麼個掉法, 餵進去的資料又吐出來嗎 
|
Sandforce用Toggle DDR有點浪費,因為晶片就是那麼慢....
下面都是THG的測試,驗證SF真正的處理能力
所以你可以發現就算採用Toggle DDR的SF 240GB機種
寫入也只有在300MB/s左右,而Marvell都可以跑到400MB/s
另外..SF的掉速哪有那麼好,120G的寫入掉得都很慘(剩下1/5-1/10的速度)
60G應該更慘,不過這裡沒測試,要240GB才稍微好一點(剩下1/2-1/3速度)
120G的在Mobile01也有版友測過Agility3,效能就是跌那麼大
再看SF真正的讀取其實也不好,一樣被卡到晶片能力只有250MB/s左右
而且注意看windows系統檔案區塊,真有高壓縮率嗎?我看大概20%吧
用同步顆粒的Intel 330稍微好些,不過一樣也是在250-300MB/s
同樣的資料放在M4上面讀取就很正常,完全可以表現Flash顆粒原本的速度
再來這邊測了SSD520的寫入放大率,不可壓縮的資料,放大率是2.9
windows寫211GB,結果host寫入了583GB,感覺不出來很高明
因為我印象Intel之前的SSD都是1.1-1.2而已
Workload Ratio: 35% 128 KB Sequential, 65% 4 KB Random
128 KB Sequential: 66% Reads, 34% Writes
4 KB Random: 66% Reads, 34% Writes
Full Span, QD=1, ~3 Hours
Intel SSD 520
60 GB
Incompressible
Intel SSD 520 Total Host Writes
211 GB
583 GB
Write Amplification
2.9x
看來看去我都覺得SF除了跑ATTO或I/O Meter用repeating data自high之外
似乎沒什麼優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