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le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56
聽研究電池的朋友說, 這進步的難度太高了...
很多能在實驗室做出來的, 但涉及到稀有材料, 那成本會非常非常貴, 某些材料比同重的黃金還貴

就算能做出來, 如何控制超高良率, 又是一大問題, 出問題是可能會燒掉...
電子產品能接受較差的良率, 譬如說買個HD or 螢幕, 幾百台掛掉一台, 大家不覺得過分
但要是電池, 數十萬台notebook只要一台是電池出問題而燒毀, 就會遭到很可怕的退貨

事實上notebook可能都是幾百萬台, 因電池燒掉一台了... 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但做成電池車, 用到的電池數量比notebook高數十倍, 甚至百倍以上, 出問題的風險很可能是平方倍的成長
換句話說, 如果車用電池的測試用notebook的方法, 大概每幾萬台就會燒掉一台...

那當然會說, 改用個嚴格的測試方法, 但化工材料比電子難控制很多
就算在工廠都初步測過了, 但依然不能保證重複充電後的穩定度
聽朋友說要測試上百次, 才能確定沒問題, 但要想看看, 這樣吃掉的測試成本與電費... 如何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譬如一台2kW的電池車, 測試一次的成本就是2k*3(一度電算$3就好), 測個50次就好, 算算要多久時間與電費, 嘿嘿...
舊 2012-07-02, 02:27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