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trong
+1
這觀點明確點出了當年的畸型環境 ....
一個是坐擁市佔率而且設施完全到位的電信巨獸,
另一群則是面臨最後一哩瓶頸建設的新進業者,
加上國內市場胃納不足,無法提供新進業者低風險經營環境與足夠經濟誘因,才會導致現今的亂象,而且一晃十年 ...
若要打破目前畸形獨佔電信環境,
或許可以考慮把【最後一哩瓶頸建設】收歸國營,發包讓民營建設與維護,並以低廉成本價格租給固網業者,讓所有固網業者回到競爭的起跑點,不失為可長可久之策!!
至於有人總是替中華電信抱不平,如果仔細思考一下,他們不是慈善機構,幾千億的建設經費,有哪一塊錢不是從咱們使用者的口袋裡掏出來的 ....
那可是高昂的電路月租費用經年累月的累積,而且是獨佔市場的不合理利潤!! 若要中華電信交出【最後一哩瓶頸建設】產權收歸國營,我一點也不會同情這麼一個獨占的巨獸 .... ...
|
你的觀點太狹隘了,所以當然會覺得當年的環境畸型。
如果台灣只有普遍的電力線跟電話線廣佈,則你的觀點是對的。
如果當年三大故網沒有用Cable門號充人頭過門檻,則你的觀點是對的。
事實是,台灣在都會區有相當普及的有線電視Cable,
三大故網初始成立的時候,Cable的經營狀況雖不好,但也頗具規模。
以物理特性而言,Cable較雙絞線更適合作為網路的媒介(抗干擾,抗拉扯防颱等)
但,三大故網利用完Cable過人頭門檻之後,如何放爛Cable的,應該是有眼睛都看的到。
還在該馬路不好挖?
M管道建置好幾年了,上引管都弄好給你了,三大故網就是皮條不用。(到是很多區域Cable有在利用的樣子)
DOCSIS早就可以作到上行100Mbps了,當年充門號人頭的Cable一樣中華一步他們一步(60M比50M快喔∼∼)
其實三大民營就是擺明了集資(還掏空勒)炒短線(行動電話,國際電話,商務專線)
能吵last mile,當然盡量吵,吵嘴又不用多少錢 XD
你還真以為開放lastmile,三大故網就會積極購入設備到各機房嗎?別鬧了。
一樣上演要求種花成本價租所有設備。被放爛的Cable可是前車之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