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引用:
|
作者lompt
因為
我拉了你就肯換?
搞了光投落點沒用戶不是更慘
所以大部分都是企業用戶比較好申請
畢竟一戶就可以抵很多戶
或是得集中住宅才好搞
其次 現在現有多難拉你一定不知道
地方政府根本就把廠商當提款機了
所以除非是既有線路維修
或是整條都是全新還沒蓋的路
因此猖狂的反倒是私挖業者
目前挖挖填填的稿的馬路千瘡百孔的
以這種為大宗
我家是傳統公寓(老到可以等都更的那種)
對面大概一兩百公尺就有某固網到府的光纖
可惜這邊沒用戶
要找這邊住戶一起申請大家也都懶得換
當初東森的CM是我最初用到高速的網路吧(相較於當時的撥接與低速DSL)
|
你這不成立
這些民營業者借種花的線路~早就有一群客戶了~
真不想花太多冤望錢~可以先選擇客戶多的地點把線路更換成自有線路~
對於客戶方面~也可以先溝通~
目前一直用種花線路~根本是錯誤的~
老是拿日本、香港來比~那怎不比硬體建設的狀況?
速度本來就是架構在硬體建設之上~
然後有什麼生意是不用早期燒錢~後期收獲的?
有什麼生意是零風險還能賺爽爽的?
如果都要零風險~那通通收歸國有算了~
引用:
|
作者cmwang
建國際或長途骨幹和自己跳下來搞last mile是兩回事,國際骨幹只要砸$$就有(不清楚的朋友google一下dark fiber就可以有點概念了),以台灣的環境長途骨幹也只要每個縣市搞個機房,至於縣市間要怎麼串也不會太難搞(APOL是拿TRA的來用,另兩家有一個是拿高公局的,就算要自己拉,長途骨幹不必進市區,也不至於太難搞),只要搞好這兩項並和CHT對接後,就可以開門賺IDD等easy money了(甚至某些free dial-up ISP說穿了也是民營"固網"藉以向CHT收市話接續費的把戲  ),但last mile除了路權外,還得一戶一戶拉到user家裡,這就是難搞的地方(在市區開挖的工程費每公尺是以新台幣萬元為單位計的  ),民營業者當然可以說很難搞, 但是怕熱就不要進廚房,哪有人說是要開工廠(固網是頻寬的製造業 ),結果連地基都還沒打好就嫌自己搞廠房太貴了,要求公部門出頭幫忙柪對手的廠房來玩的啊  ....
|
真的~怕熱就別玩啊~
通通收歸國有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