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以前在IBM 時有一位Storage工程部專案經理來自統一集團的資訊公司:安源,
他說過一個統一超利用Data mining(資料探勘)來收集超商客戶消費傾向的故事。
有一年十二月初寒流來襲,超商賣出很多放在保溫櫃裡的罐裝咖啡,
可是統一超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大賣的咖啡是非本家企業生產的伯朗咖啡,
對於同時擁有食品製造與通路的統一來說,真正的贏家是金車企業。
隔年安源幫統一超更新大型主機與SAN的時候引進一套資料庫探勘的技術,
統一超的主管大膽跟老闆建議預先在夏天與秋天嘗試收集資料,
也就是每一次超商店員結帳時除了用掃描器掃瞄產品條碼之外,
在收銀台旁邊還有好幾張條碼標籤要掃,每個標籤區別男生、女生、年齡(10~20歲、20∼40歲、40∼60歲等等)。
資料收集完成後就可以分析資料去瞭解什麼時段、有什麼人、買什麼東西,
如果是食品,資料庫還有每個分店室內室外溫度的資料。
因為金車的產品並非統一生產,所以統一超預估當年冬天會很冷,
有可能會重演去年寒流來襲,溫熱的罐裝飲料大賣的情形。
於是統一超決定向金車大量訂購會熱銷的罐裝飲品,並盡量壓低進貨價格。
果不其然,當寒冬一來,溫熱的飲品大賣,統一超才爭回一口氣。
前幾年消費券準備要發的時候,統一集團裡很多量販、百貨、食品門市都把蒐集的資料集中分析,
每一種不同的藥品、食品、百貨門市針對該店常客做特定商品的打折促銷,
後來據說消費券時限一到,統一集團算了算,差不多比前幾年平均多賺了二三十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