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Intel 目前提出的Smart Response
利用一顆小顆的SSD快取來提高效能
第二代的產品,主因是為了降低目前UltraBook生產商的生產成本
改為採取傳統機械式硬碟,一來解決儲存單元容量太小,同時兼具開機快速的優點。
不過讀寫上也只有放在快取SSD上面的檔案有快到,只是快取上沒有的東西還是得回到
硬碟去讀取,最佳化則需要數次學習讀寫進快取的SSD才能完成。
與第一代不同的地方是,一代完全由單顆SSD作為儲存單元。
所以一代可以帶著到處走,不怕晃動,因為沒有傳統硬碟機的馬達。
即便是使用中,硬碟存取燈閃爍讀寫狀態下也可以帶著移動。
再來是所有的檔案都在SSD上面,讀寫上面就沒有快取回到硬碟讀取的問題。
效能層次不是快取SSD這種做法可以達到的。
所有的資料存取都在SSD上完成。
不過現在傳統硬碟價格居高不下,我覺得買同價位帶的SSD還來的划算點。
這是以桌上型而言。
筆電2.5"機種就不一定了。
不過即使是2.5"機種的傳統機械式硬碟價格也比水災前還高一些...
是否能降低成本,可能需要時間來改變成本問題。
另外一點,二代,大概就不能像一代這樣子操作了。
可不能在讀寫狀態下還動來動去,太危險了。
mSATA只不過是一個折衷方案
單一SSD也是一個選擇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
不過我個人認為還是想辦法提出足夠的預算買個128G以上的SSD當系統碟比較好用
這樣就不需要擔心移動中造成傳統機械式硬碟掛點了。
而且所有的資料都在單一SSD內完成資料存取交換會比靠快取SSD來的更快。
不過筆電內有第二顆機械式硬碟儲放單元的使用者,這點自己要注意不要亂動為妙。
例如我的T420s
裡面有放第二顆5k750
即使我OS換成SSD,第二儲放單元的安危依然要十分注意
除非,整個主機內沒有機械式硬碟的存在。
那就可以十分暴力的帶著筆電在通電的工作狀態下操作
就像現在只有單一SSD的UltraBook
不怕移動的震動顛跛造成機械式硬碟的混損事故。
另外mSATA也可以接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