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操級廢員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您的住址: 操到死的勞改營
文章: 119
引用:
作者afena955
我不解電視數位化對於政府施政到底有何效益?而人民又能獲得啥樣的實質利益呢?
或且只是政府濫用公權力、管太多又一例?若只是畫質變好而已那又何必?讓市場法則(需求與供給)去決定便是...

據新聞報導披露,單以南投縣這些較為鄉下或山區之地為例,目前仍有數萬人是用天線收看原有的類比電視的;如果採類比、數位併行播放,讓收視者自由選擇不可行嗎?


無線頻譜是有限的, 而且很重要的是現行的五個類比頻道就用掉了22個6MHz的無線頻道,
轉換成數位化後, 目前五家無線台只需用五個6MHz頻道就能涵蓋全台了.
而且五家無線台播出的電視節目也可以由原先各一個變成目前各三個.
(如果無線五台各只是播出一個節目的話, 那實際上只用一個6MHz就能達成)

就如前面其他網友說明的, 類比頻譜回收後還可以再釋出給其他用途.
像之前公視類比主頻在全台轉播站就用掉了6個6MHz頻道,
當新聞局委託公視辦理HiHD的高畫質頻道時, NCC就強迫公視繳回了兩個頻道來換CH30,
不然光公視一台就要用掉8個類比頻道, 那不是很浪費無線頻譜嗎?(無線頻道也才60幾個)
未來類比頻道全面回收後, 公視的CH50和CH52以及先前回收的CH51和CH53都可能變成
下一代無線寬頻(4G)網路所使用, 而原本在山區或離島的收視改善站所使用的UHF頻道
(CH37∼CH48)在回收之後也可以再配發給新進的無線電視台使用(例如大愛電視台).

要由類比轉換為數位的門檻並不高, 現在的數位機上盒一台不過千元上下,
可以收看高畫質的則大約一千五百元就有, 南投的低收入戶已有NCC提供免費的機上盒,
佔人口比例極高的原住民也有原民會提供的衛星機上盒, 一般民眾許多都早就換裝數位了.

事實上, 台灣早在2003年起就開播無線數位電視, 我在2004年就幫老家及親友裝了不少,
我老婆娘家的鄰居也在我協助裝機後帶動同巷子其他住戶大量裝機, 所以早就沒人看類比.
而且那位最早裝機的鄰居也介紹他住在雲林古坑和南投的鹿谷竹山等地的親友裝機,
所以現在還在看類比無線的人其實沒有很多.
舊 2012-05-07, 11:16 A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操級廢員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