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2010 在好萊塢支援下拍出的 5 days of war 是相同的喬治亞戰爭 但觀點相反
他們拿者 蘇聯版的結構照抄。
最可笑的是 奧林匹斯地獄蝴蝶 裡面順便帶到的 當地婚禮 竟然被笨拙好萊塢編劇
擴大變主情節...然後典型的為了爭自由民主反抗暴政那套。然後記者拍到婚禮被俄軍轟炸
費力的把影片送到 人權協會僅是口白交代 (還是美國組織)
妙的是 男女主角 被俄軍 坦克圍到非死的地步 沒法掰了 竟然用 俄軍指揮官 有感殺戮太多了
而放過他們 真是有夠離譜的荒繆。而觀眾唯一有看頭的竟然是電腦動畫做出
冗長的戰爭場面,變成電腦遊戲電影。

戰爭片 很難不避開八股 國家政策 以國民黨歷來拍的主旋律來看 唯有抗日的 張自忠為主題
的"英烈千秋"算是成功的。 他成功的地方也是在編導 丁善璽 在大時代描寫 張將軍跟他妻女幾場
私人情感線的著筆 令人難忘懷。

****

"奧林匹斯地獄" 前面花了1/4 培養觀眾去熟習男女主角 喜愛他們 ..隨後有關他兩的安危
就很輕鬆的抓到觀眾關注力 而看完整部電影。 這都是跟編導的戲劇專業跟文化素養有關。
[/color]

















本片沒有動畫特效 拍得相當紮實 3/4 都在戰爭中穿梭 。妙的是
男女的浪漫在戰爭中釋出..人物定位相當有趣
編導特有幽默感 .指導演員有方 .導演在場面調度靈活 描寫著眼不若好萊塢電影 那樣僵硬.比如在廢城市中被砲火追趕 美籍男主角麥克 還要找 ATM 提款機 因為沒現金了。一切行為很麥當勞寶寶化。
女孩住莫斯科 小學就把男的當白馬王子 表現很天真可愛。 但為了救難民的命又哭又怕的穿過槍彈中 去拿急救包 反而逼男的別太娘泡。
看完後你會跟麥克一樣 拋棄未婚妻 選擇她。


























兩陣營 士兵 面對 被俘虜的剛繳完械 很大條跟對方 說:
大哥 手機借一下 我傳短訊給家人報平安
--是喔 我碰到了失散的老戰友
(調侃對方)拿去吧!














---電影是要給人希望的 我希望你修改結局。
沒想到電影結尾 製片跟編導來了這麼一句。頓時把觀眾從戲中戲拉回現實。
原來真實故事是悲劇!!!女孩在急救中沒活過來 麥克最終還是回到未婚妻身邊 電影導演給了你真實和 虛幻 的結局 就看你接受哪個? 是過去電影所沒有的 範例 蘇聯電影畢竟有他獨特的 表現方式



 
舊 2012-05-04, 06:40 AM #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