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oxtm
有沒有看見日漸凋零的歌仔戲?
有沒有看見老是零零落落的台灣漫畫。
.........................................................................
這才是現實,台灣就是沒那個環境撐文創。
餅本來就不大塊了,還人人想著搶吃
外國漫畫好棒喔∼我們也來畫∼∼(吃掉一口餅)
外國動畫好棒喔∼我們也來製作∼∼(吃掉一口餅)
外國遊戲好棒喔∼我們也來開發∼∼(吃掉一口餅)
狀況繁多難以列舉。
結果就是一堆人日以繼夜,打拼出來的結果還要被人笑。
台灣還是別學人家搞遊戲產業,先拯救自己的特色吧(歌仔戲布袋戲等)。
|
抱歉,引言豎刪一段
您言之有物地提出「守成」的想法
最後又說「您不看布袋戲」.....那不是有點 相互矛盾嗎
布袋戲有多少元素不受您的喜愛 不妨試著表列出來
倘若有個團隊 將這些不受喜愛的、不能跟國際競爭的元素
從布袋戲中抽離出來 我私自推測 那不但無法得到知識份子的青睞
連原有的客群也會失去
布袋戲有些東西,是扎扎實實根值於中國文化中的(歌仔戲也是)
雲林黃家當然也做過很多嘗試 例如用中文發音 改拍現代題材
那不就是傳承良好的人偶戲嗎?
我想說 當我們生活全部西化以後,回頭看這些,在好萊塢的競爭下,極有可能會成為「偶一為之」的懷舊活動。當然這些懷舊行為 難以支持這個文化發展。
尤其,人才都走向了壹頻果動畫、情境劇(相較於速食的、生活的領域,入行的門檻降低不少)
沒有一批大眾支持,那該如何守成?
是當然啦 還是有不少人願意為了傳統文化掏錢買單。這時候不做,將來更沒機會。
補充一段 尤其是布袋戲 只有古裝人偶才有足夠空間可讓手掌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