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FF
簡單說 就是好大喜功 預算又給的多
當下想蓋啥就蓋 也不用去多想 反正不能用就再蓋新的
跟自行車道一樣 不用腦子先想想 想蓋就蓋下去
反正不適用被罵了再拆掉就好
如果沒記錯 聽障奧運就蓋過一個比賽游泳池
結果最後規格不符不能使用
前面有人說這個本來就是要蓋給10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用的
所以世大運不能用本來就是很正常
聽奧蓋一個泳池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蓋一個泳池
世大運蓋一個泳池
隨便算短短時間內就已經蓋3個了
所以每辦一種不同等級的運動會就要蓋不同的運動中心跟泳池
每個東西隨便弄就是幾十億
蓋之前能不能多想一下
還是說有多少人在這裡面獲利?
|
就單純你狀況外而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聽奧是松山運動中心,那本來就是不合格的場地了(水道數不夠),在爭取世大運的時後也是大家都知道,所以沒打算用。
打算用的是北體的綜合體育館,但興建期間國際規則改了,變成現在也不合規定。
如果是聽奧的時候倒是合規定的,但當時還沒蓋好阿。
所以現在的狀況,就是台北沒半個場地合乎九十九年改過的標準規定。
你當然可以質疑可以痛罵,政府幹嗎沒事接個辦不了要多花錢的賽事。
但現實台北就是沒有標準場地。
另外北體的綜合體育館不是為了全中運蓋的,是蓋好以後第一場大型賽事是全中運,
是怎麼可以看歪成為全中運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