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dsmt
你這個問題不是和考進台清交成就能享受更多教育資源一樣?
況且一堆在亂的學生在班上,真的會影響其他人。
我國中是常態分班,每次上課都一堆學生在吵,還有打牌的勒,更不用說一些小混混直接對老師叫囂,老師根本都不太敢管;上了高中就不同了,每個人都很認真和專心。
如果你能保證那些不想讀書的學生不會吵到別人,那確實就可以常態分班。
所以,為什麼我和你繳一樣的學費,我卻要容忍你來吵我?
|
剛看完復仇者聯盟有點high累了. 不過睡前我隨便講講.
分兩部分來說.
1. 簡單講, 真的不用功, 亂來的, 完完全全對念書沒興趣的. 我相信就算以後修改入學方式, 這些人依舊不會, 也進不去這種學校. 就算真的abcd進去了, 過不久也會請願自動退出.
2. 學校, 在某個層面上來說, 不只是要傳授學問, 同時也是要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間瞭解什麼是團體生活, 以及準備未來進入社會的一些預先的練習.
在一個好的環境裡把書念好, 並不代表以後出社會就能依舊在一個制式的環境中工作. 反之, 出社會之後在工作之餘有許多方面更加的需要考量, 甚至, 需要去做一個平衡性的選擇.
今天如果在學, 班上有什麼學生有出了什麼問題, 干擾到其他同學, 處理的管道並不是那麼複雜. 但, 如果出了社會, 就不是那麼簡單的黑白兩線去選, 更甚, 誰敵誰友, 有時候不看到最後那張牌, 是不會知道結果.
總而言之.
提供給想專心念書的學生一個合適的環境並無不妥.
但, 如果試圖將學生置於一個環境良好的溫室"就因為"上面那個理由, 那說真的對學生未來畢業之後的人生來說, 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學並不只是要學習知識, 知識能當做提供未來一條道路的一盞燈, 但怎麼在這條道路上穩穩的走下去, 則是目前台灣教育的盲點.
ma 2 c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