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TanLittleJohn
壞學生型態有很多種,有的會霸凌同學打架,有的是蹺課校外喝酒放縱自己。
差別比較大的是這些人往往短暫的學生時代結束就要面臨生活的壓力,
也就是更早面臨生存的問題,對於社會上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認識更多。
有些長期讀好書、讀名校的人一直在環境與家庭的保護,二十幾三十了才出社會,
到了職場往往一些單純的應對進退產生適應困難的問題。
郭台銘當年海專畢業只是個不愛讀書只會對機械、車床有興趣的人,
一段時間在機械廠當半技工,幸虧娶了第一任老婆以及向岳母借第一筆創業金,才開始創業之路。
我是覺得人無貴賤,只要你不放棄自己持續努力哪管你出身如何還是有機會的。
反觀那些用優劣、社會背景差異斷定他人的才可能迷失自己。
|
我個人覺得本篇建中學生的言論是被斷章取義,他說的「人渣」應該是指那些:
半夜出遊,看情侶不爽把對方男生打死的人渣。
一時好玩,想了解搶劫的快感,然後去搶劫的人渣。
聚黨成眾,飆車殺人的人渣.........
.......
如果不能力分校,你能避免和這些「人渣」當同學?
相信不能,所以我覺得建中學生有理由說不跟人渣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