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引用:
作者MOSWU
老大,您回錯人了吧
我只是提醒那位網友,十二年國教恰恰就是要做到他所說的「相同起點」
至於要不要這樣做,嘿,我可沒說過啊
|
不好意思
關於「教育」的認知
我可能跟您有點差異
目前的教育實際上是齊頭式平等
也就是(希望)產出品質的均等
可難道每個都拿高中文憑代表大家具備相同能力
所以我們會區分到底是那個學校畢業的
那麼學校間的排序自然就形成了
接著現在的改革要打破明星學校的存在
不就是一種恢復高中文憑等值的假平等
代表每個經過十二年國教的
都跟過去九年義務教育一樣「等值」
那事實上,每個國中畢業生能力相等?
其次就教育的觀點並考量社會正義
所謂「相同起點」應該是類似「教育優先區」的概念
可惜台灣除了「補助款」想不到其他作法
事實上應該補足的是先天文化不利的狀況
給予其足夠的文化刺激
這個才叫做「相同立足點」!
所以我想...您也誤會了
如果按照您的邏輯
『十二年國教「恰恰」可以達到相同起點』
代表您認同的是「國民教育」的功能
這跟「十二年」無關,「九年」義務教育不也是一樣?
更別提這個起點是只重視「產出結果」的假平等
竊以為要拯救目前的改革
應該從加強技職體系著手
可惜當年李遠哲就是以消滅技職體系為改革出發點
不過這個也只是個人空想...空想
因為忽視「競爭」的必然性
加以傳統文化的制約仍在
很多事情...只能徒呼負負了
「免費的最貴」
這句話回得命中紅心了
為了不足的經費只好修改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用「寅吃卯糧」的態度來作討好選民的政策
就算真的有其成效,恐怕拖垮經濟前也看不到
如果今天十二年國教有利於人口素質的提升
請問為何反對聲浪如此巨大?
其原因還是來自於改革的內容
從過去的九年一貫來看
所謂「快樂學習」,壓力真的減輕了嗎?
除了素質低落、怪獸家長,還有一大堆...
當中諸多問題不一一贅述了
那回過來看現在的「K12」
請問內容又是什麼?
忽視了能力「常態分配」的結果
大搞推甄、薦送一類的方式
已經扼殺社會流動的可能
接著以且戰且走的態度來逐步修改
更是讓人無法對這項政策抱以信心支持
因為政策讓人像霧裡看花一般
如果今天不是浮濫的高等教育充斥(大學以上)
那麼這個中等教育的後期改革也許大家樂見其成
政府補助有啥不好呢?
然而,這政策非但加重財稅負擔
還必須減少社會上的勞動力人口
結果卻只是造就更隨便的教學成效
(上面這句,指目前的學生知道有學校念就不願意努
力,非抨擊教師不力)
最後使文憑通膨的狀況反過來成為降低薪資的好藉口
ps.也許前篇太過跳躍思考,所以有賴幾位朋友補足,
非常感謝!其次,我實在沒辦法長時間這樣回文,
所以可能不便於一直參與討論。若文章傳達了各位
網兄無法認同的觀點,就請直接忽視他,畢竟只是抒發
己見的論壇,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