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oles
個人最擔心的結果就是
1... 菁英的學生集中... 就造成了窮人無法再靠念好書來翻身...
2... 真正的菁英.. 離開台灣... 找國外更好的大學就讀...
|
您正好說反了
在私塾的年代,窮人本就無讀書識字的機會
是在施行國民教育之後,窮人才開始有讀書的機會
即將實施的 12 年國教,更是讓連書都讀不好的窮人,也都有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
至於第二點您則多慮了
因為一直以來皆為如此
再者,出國是追求新知
怎可有畫地自限的心態呢?
老實說,無論教育制度如何改變
菁英永遠是菁英
影響最大的反而是其他泛泛大眾
而正是教改的目的及重點
從狹隘的英才教育轉變為人才、全才的教育
最後,請想想
所謂的唸好書,其目的為何呢?
考試考一百分,就是念好書嗎?
聯考考最高分,就應進最高學府?
未來的發展就會最好?就能對社會做出貢獻?
大前研一曾提說他博士考的時候
全班就只有他一人寫出正確答案
然而他卻沒通過,反倒是其他答錯的人通過了
您可知道為什麼嗎、又是否能接受其邏輯呢?
而這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如果不明白,就不曉得教改的意義何在
台灣整體的社會又落後其他國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