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ONOPIG
Power Member
 
NONOPI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513
台灣的產業結構建立在「廉價勞工」和「廉價的知識技術」上面。
(同樣的技術職務在國外薪資可以輕鬆兩三倍)

台灣的低薪可以建立在低物價上面,成為一個循環。


但現在「低物價」已經撐不住的時候,要怎麼解套?
產業結構薪資已經不可能像新興國家那樣迅速調整,

產業沒有這種競爭力,也不需要聘請高階人才。

真正的高階人才不會、也不能在台灣生存,

廠商經常喊台灣沒人才,事實上只是薪資無法和外國競爭罷了。

物價上漲解凍的漲幅驚人,人才流失速度只會加快。

即使高學歷有專業傍身,去澳洲割羊毛、去加拿大端盤子薪資也比較高,

刻苦工作幾年存款,回來台灣以後到鄉下住「也許」就能買房買車。

成為標準付出體力的外勞的日子並不遠,在錢的面前沒人會覺得恥辱。

外勞來台灣的有學歷的人並不少,台灣人骨子裡瞧不起東南亞外勞,
但外勞很多大學畢業,多數外勞都有上語言學校,精通雙語,素質並不差。

來台灣做的是什麼工作?

幫傭、做工、技術作業員。

台灣優秀人才只有去國外才能發揮,林書豪在台灣只會變成一個領百萬年薪的菁英哥。(或許還高估了)

因為個人能力主導不了大環境,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這句話是推卸責任的好理由。

再好素質的人丟到爛環境,當個外勞也只是剛好。


同樣的技術職務過個水居然可以翻一翻,

台灣的菁英哥就繼續躲在台灣喊年輕人不努力吧,怪罪後面的人不努力既省時又省力。

給新加坡拿來當反面教材,不覺得羞恥?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都是現在小草莓太爛,所以台灣才沒救了。」

多喊一點台灣就會變得更好,我反正是信了!
舊 2012-04-08, 08:21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NOPI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