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
隨便講幾個好了,
用人費用今天看新聞說中油是2.4%,看起來很低,
但是不同的行業要用同業來比較,中油買油煉油賣油基本上是賺加工錢,
如果銷售量不變,油漲的愈多,營業額逾高,用人費用攤下來愈低,
就跟以前中央健保一樣,健保費收愈多,營收愈大績效愈好,但是只是代收代付根本在整個銷售鏈裡面並非生產者也非銷售者,當然中油有產品加工跟健保不一樣,但是平均薪資9萬是事實吧,津貼一樣沒少是事實吧,跟台朔化比起來經營績效差很多是事實吧,說台朔化血汗工廠,油品都外銷我也沒意見,但是經營績效可以因為這些因素差到那麼多嗎?
稅前油品價錢,或是說出廠價沒有加上一堆有的沒有的價錢會比較準,但是台灣石油進口稅是0%耶,這也是出廠價的成本之一,別人也都零關稅嗎。加上匯率上漲跟2011年都是屬於緩漲凍漲時間,出廠價比別人低很正常,經濟部這次說累積沒漲的是5.4元,只反映60%,把5.4加上去出廠價約是27.4元,有比韓國低嗎? 中油公安環保會比日本強嗎? 台灣國民所得只有日本的1/3耶。
其他不想談了,不過這篇說帖寫的還是真用心。
油價電價上漲反映成本不是壞事,因為最基本的經據學告訴我們如果扭曲價格就會扭曲經濟行為,例如油價不反映成本,大家就不節能,工業界更不可能花錢去改善生產效率提供能源使用效率,這樣整體成本損失是高於上漲的消費者增加,尤其台灣又是出口經濟等於補貼國外消費者。
所以將油價課以適當的稅負,促進民眾與工業界使用或改善能源使用效率,但是政府可以把這些稅收再回饋出來給願意投資設備或是節能的的企業或民眾這才是好的政策。
但是政府不敢做,因為民眾短視近利,哪有計程車空車率這麼高還補貼油價(拜託燃料稅牌照稅已經免繳了),甚至有立委提案要將所有營業車輛全部免徵燃料稅跟牌照稅,也因此燃料稅隨油徵收講的幾年了,到現在都不敢做,政府跟民眾都是短視近利,這個國家沒救的。
|